[发明专利]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6532.6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4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旭波;吕元杰;梁士雄;陈长友;刘永强;张立森;敦少博;冯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F3/193 | 分类号: | H03F3/193;H03F3/2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功率放大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功率放大模块和转换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一晶体管和第二端口,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当射频功率放大器处于信号发射状态时,转换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晶体管处于共源极工作,以使得第一端口为射频信号的输入端,第二端口为射频信号的输出端;当射频功率放大器处于信号接收状态时,转换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晶体管处于共栅极工作,以使得第二端口为射频信号的输入端,第一端口为射频信号的输出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只需要一个射频功率放大器,一方面避免了现有的两路射频放大器所带来的热效应叠加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系统小型化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的运用于雷达、卫星通信及电子对抗中。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的能够对特定频率和带宽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实现大功率输出。
然而,在射频微系统应用中,系统的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各需要一个功率放大器,存在如下弊端:一方面,发射链路与接收链路射频放大器的热效应叠加影响系统可靠性,另一方面,发射链路与接收链路射频放大器都需要空间安置,无法满足系统小型化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以解决现有射频系统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分别需要一个射频功率放大器所带来的热效应叠加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功率放大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功率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一晶体管和第二端口,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还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还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当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处于信号发射状态时,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处于共源极工作,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口为射频信号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端口为射频信号的输出端;
当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处于信号接收状态时,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处于共栅极工作,以使得所述第二端口为射频信号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端口为射频信号的输出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还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还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还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还与接地端连接;
当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处于信号发射状态时,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之间处于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当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处于信号接收状态时,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之间处于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端口;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6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