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杂合细胞膜纳米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6451.6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董霞;吕丰;盛书培;张琳华;马桂蕾;朱敦皖;张燕;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46;A61K31/437;A61K41/00;A61K49/00;A61P3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志刚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细胞膜 纳米 递送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可视化杂合细胞膜纳米递送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颗粒药物、吸附在所述纳米颗粒药物上的杂合细胞膜以及N-羟基琥珀酰亚胺修饰的近红外荧光试剂;
所述杂合细胞膜由血小板细胞膜和中性粒细胞膜融合而成;
所述N-羟基琥珀酰亚胺修饰的近红外荧光试剂与所述杂合细胞膜表面的氨基进行接和;
所述纳米颗粒药物为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形成的R848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杂合细胞膜纳米递送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 分别依次进行低渗裂解、反复冻融和梯度离心,得到血小板细胞膜和中性粒细胞膜;
(b)将血小板细胞膜和中性粒细胞膜混合并采用超声破碎,得到纳米级杂合细胞膜;
(c)将纳米级杂合细胞膜通过静电吸附方式吸附到纳米颗粒药物上,即得所述可视化杂合细胞膜纳米递送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
将吸附杂合细胞膜的纳米颗粒药物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修饰的近红外荧光试剂进行混合孵育和透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药物为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形成的R848纳米颗粒,所述R848纳米颗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1)将二硫苏糖醇添加到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并搅拌处理,得到混合溶液;
(2)向混合溶液中添加R848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向反应液中添加聚乙烯亚胺和2,2'-[丙烷-2,2-二基双-(硫代)]二乙酸并搅拌一段时间,再进行透析,得到R848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 )中,超声破碎次数为1~3次,每次超声破碎时间为4~6min,超声功率为750W,频率为20KHz。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温度为35~39℃,时间为1~3h。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杂合细胞膜纳米递送体系在制备免疫联合光热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8.一种免疫联合光热治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杂合细胞膜纳米递送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64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炒菜机液体配料分配系统
- 下一篇:建筑用升降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