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5218.6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1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龙家杰;管丽媛;王帆;施楣梧;朱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23/00 | 分类号: | D06M23/00;D06M13/256;D06M15/277;D06M15/576;D06M15/657;D06M11/45;D06M11/79;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流体 介质 纺织品 整理 方法 | ||
1.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织物或其他制品以一定方式与工作液一起置于高压整理缸内;
(2)向高压整理缸(10)内充入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循环的流体带动工作液运动,施加在待处理织物或制品上,在温度为20~100℃、压力为1~60MPa的工作条件下处理5~300min;
(3)开启分离回收系统,系统的回收压力调节至0~7.3MPa,对残余工作液进行分离和回收再利用;
(4)分离回收结束后,将高压整理缸(10)内温度升至105~180℃,压力调节至0~20MPa,处理1~60min,在超临界流体处理系统内一次性完成整理剂在纺织品上的固着或成膜,实现对纺织品的三防整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待处理织物包括化纤、天然纤维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纺加工而成的织物制品;所述的其他制品包括散纤维、纱线、毛条、毛球、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一定方式为将织物卷成筒状装填于多孔纱笼内,包括以卷轴形式缠绕于多孔纱笼表面、直接置于高压整理缸内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工作液包括表面活性剂、三防整理剂和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超临界流体介质为水、二氧化碳、氮气、四氟乙烷、氟氯烷、甲醇、乙醇、异丙醇、丙烷、正丁烷、正己烷、乙烷和乙烯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循环的流体,其流体动静循环时间比为1:1~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纱笼的外覆材料包括特氟龙或其他非导热性表面材料,纱笼四周及中心空管上分布有若干镂空的小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含氟或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同系物表面活性剂、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浓度为0.01~30g/L。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防整理剂为含氟聚丙烯酸酯类、含氟聚氨酯类、氟硅聚合物类、脂肪链或其氟代硅氧烷类、芳香族多羧酸类、长链脂肪烃类,以及相关纳米有机氟有机硅类、无机纳米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类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浓度为10~180g/L。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三防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低沸点醇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52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