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及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1465.9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4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张蕾;陈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B43L1/00;A47B97/04;G03B29/00;G06V40/16;G06V4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年育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8 | 代理人: | 苗彩娟 |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教学 互动 装置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及其系统,包括书写板(4)、立杆二号(5)和立板一号(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二号(5)和所述立板一号(7)左右相对分布,所述立杆二号(5)和所述立板一号(7)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壳体(8),所述壳体(8)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底座(42),所述底座(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9),所述立板一号(7)和所述立杆二号(5)的内部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5),每个所述齿条(15)的前表面啮合连接有齿轮(12),两个所述齿轮(12)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书写板(4),所述书写板(4)的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13),所述连接条(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11),所述立板一号(7)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滑轮(10),且所述钢丝绳(11)绕过所述滑轮(10),所述立板一号(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中空板(6),所述中空板(6)与所述立板一号(7)相连通,所述中空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杆(32),所述轴杆(3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收卷筒(27),所述钢丝绳(11)的下方缠绕在所述收卷筒(27)外壁,所述收卷筒(27)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盘(25),所述联动盘(25)的前表面开设多个U形槽(26),所述中空板(6)的内部靠近所述联动盘(2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盘体(30),所述盘体(30)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板(29),所述长板(29)的前表面上方固定连接有圆杆(28),且所述圆杆(28)套在其中一个所述U形槽(26)的内部,所述盘体(30)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棘轮(35),所述棘轮(35)的前方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4),所述转动杆(34)处在所述中空板(6)的前方,所述转动杆(34)的后表面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爪条(33),且所述爪条(33)处在所述中空板(6)的内部,并且所述爪条(33)的底端与所述棘轮(35)外侧壁相接触,所述中空板(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棘爪(36),所述棘爪(36)的顶端与所述棘轮(35)的外侧壁相接触,所述棘爪(36)的前方固定连接有长杆(51),所述长杆(51)贯穿所述中空板(6)的前方,所述长杆(5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8),所述立杆二号(5)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导杆(24),所述导杆(24)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固定于所述书写板(4)的右侧下方,所述立杆二号(5)和所述立板一号(7)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及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上表面开设圆槽(40),所述壳体(8)的内部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轴座(45),所述轴座(4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轴(46),所述圆轴(4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L板(44),所述圆轴(46)的外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手轮(47),所述手轮(47)的前方贯穿至所述壳体(8)的外部,所述壳体(8)的内部且处在两个所述轴座(45)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架(49),所述支架(4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环(43),所述圆环(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立杆(48),所述立杆(4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板(41),所述立杆(48)的外部套设弹簧(50),所述支板(41)的上表面放置有所述底座(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及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贴合有所述L板(44),且所述L板(44)与所述底座(4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及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8)的后表面和所述中空板(6)的前表面以及所述中空板(6)的内部前方均固定连接有磁片(3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及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5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扭簧(37),所述扭簧(3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棘爪(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4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液体超声换能器
- 下一篇:一种水族景观阳光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