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BOG再液化系统、方法及运输船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1320.9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鲁;李玉星;刘胜男;王武昌;胡其会;韩辉;刘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F25J1/00 | 分类号: | F25J1/00;F25J1/02;F25J5/00;B63B25/12;B63J9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g 液化 系统 方法 运输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BOG再液化系统、方法及运输船,属于BOG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用于放置LNG的液货舱,液货舱的气相出口与BOG缓冲罐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BOG缓冲罐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船舶的燃烧单元,其特征在于,BOG缓冲罐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喷射器的入口,喷射器的出口与液货舱内部通过喷淋管连通,液货舱的液相出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LNG增压泵的入口连接,LNG增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却器与喷射器的高压口相连接,第一、二、三、四管路均设有控制管路管道的阀门。该系统解决了LNG运输船液货舱内的BOG无法被气体燃烧单元全部消耗的问题,使LNG运输船无论在航行还是在停港时,其LNG液货舱都能保持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BOG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船用BOG再液化系统、方法及运输船。
背景技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以气态方式存在,然而在天然气的储运过程中一般需将天然气液化成LNG后再进行储运,LNG运输船被广泛应用于LNG的海上运输,LNG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不可避免的会有热泄露,这将使液货舱内的LNG气化,从而产生大量的BOG气体,致使LNG液货舱内压力升高,这将威胁液货舱的结构安全,为了使液货舱保持在允许的压力水平下,必须对产生的BOG气体进行适当处理,如果直接将这些BOG进行排空,这样将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随着LNG运输船推进系统和BOG再液化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对BOG的处理主要是将BOG送入气体燃烧单元给LNG运输船提供动力燃料,一般中型和大型LNG运输船的BOG并不能完全被气体燃烧单元处理掉,需要对多余的BOG气体进行再液化后回收至液货舱中,但LNG运输船上BOG再液化系统的设置将提高LNG船的制造成本,再液化技术需要考虑到再液化系统的复杂程度、投入成本因素和功耗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BOG再液化系统、方法及运输船。该系统解决了LNG运输船液货舱内的BOG无法被气体燃烧单元全部消耗的问题,使LNG运输船无论在航行还是在停港时,其LNG液货舱都能保持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用BOG再液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放置LNG的液货舱,液货舱的气相出口与BOG缓冲罐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BOG缓冲罐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船舶的燃烧单元,BOG缓冲罐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喷射器的气体口,喷射器的出口与液货舱内部通过喷淋管连通,液货舱的液相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LNG增压泵的入口连接,LNG增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却器与喷射器的高压口相连接,第一、二、三、四管路均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
进一步地,还包括制冷剂循环管路,制冷剂循环管路包括制冷剂存储罐,制冷剂存储罐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冷却器的第一入口,制冷剂存储罐与第二冷却器的第一入口之间设有压缩机组件,第二冷却器的第一出口通过制冷剂膨胀器与第一冷却器的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一冷却器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二冷却器的第二入口连通,第二冷却器的第二出口与制冷剂存储罐连通。
进一步地,压缩机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压缩机,其中相邻的两个压缩机之间设有第一级海水冷却器,末端的压缩机与第二冷却器之间设有第二级海水冷却器。
进一步地,制冷剂存储罐设有制冷剂流入口,所述制冷剂流入口连接制冷剂输入管。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为液化冷箱或者多股流换热器。
进一步地,喷淋管的喷射端口成网状结构,在所述网状结构上设有若干个喷嘴。
进一步地,气体燃烧单元包括发电机、锅炉、主机、GVU阀箱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用BOG再液化系统的液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分辨成像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载防撞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