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80943.4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10/625;H01M10/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原婧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管理 方法 系统 车辆 | ||
1.一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当前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所处的环境信息;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所处场景;
若所述车辆当前所处场景属于目标场景,则根据所述当前所处场景、当前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以及外部环境温度,对动力电池进行控温,以将所述电池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目标场景包括准备停车保温场景以及准备超级充电场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量剩余量以及电池温度,所述环境信息包括:车辆与超充站的距离,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所处场景,包括:
若所述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所述电池温度未处于预设安全温度范围,且车辆与超充站的距离在预设充电距离内,则确定所述车辆的当前所处场景为所述准备超级充电场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量剩余量以及电池温度,所述环境信息包括:当前环境温度以及车辆与停车点的距离,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以及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所处场景,包括:
若所述电池电量高于预设电量,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之差高于预设温差范围,且当前车辆与停车点的距离在预设停车距离内,则确定所述车辆当前处于准备停车保温场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所处场景、当前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以及外部环境温度,对动力电池进行控温,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当前所处场景、当前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以及外部环境温度,确定控温模式以及所述控温模式下的控温级别;
若所述控温模式为冷却模式,且所述控温级别为一级冷却,则控制冷却风扇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若所述控温模式为冷却模式,且所述控温级别为二级冷却,则控制底部液冷板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若所述控温模式为冷却模式,且所述控温级别为三级冷却,则控制顶部液冷板、底部液冷板以及冷却风扇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若所述控温模式为加热模式,且所述控温级别为一级加热,则控制所述底部液冷板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若所述控温模式为加热模式,且所述控温级别为二级加热,则控制所述顶部液冷板以及所述底部液冷板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准备超级充电场景,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当前所处场景、当前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以及外部环境温度,确定控温模式以及所述控温模式下的控温级别,包括:
比较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与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第一温度范围内,若是,则确定所述控温模式为冷却模式,所述控温级别为一级冷却或二级冷却;
比较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与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第二温度范围内,若是,则确定所述控温模式为加热模式,所述控温级别为一级加热或二级加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准备停车保温场景,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当前所处场景、当前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以及外部环境温度,确定控温模式以及所述控温模式下的控温级别,包括:
若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最高温度,比较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与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第三温度范围内,若是,则确定所述控温模式为冷却模式,所述控温级别为一级冷却;
若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最低温度,比较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与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第四温度范围内,若是,则确定所述控温模式为加热模式,所述控温级别为一级加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车辆当前所处场景为超级充电场景,则控制顶部液冷板、底部液冷板以及冷却风扇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待所述超级充电场景结束后,控制所述底部液冷板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在所述动力电池进入涓流充电后,根据所述车辆的电池温度以及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值,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冷却风扇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或是否退出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09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磷烯基湿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