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废旧玻璃纤维丝为原料的玻璃纤维丝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78347.2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崔宝山;刘兴月;李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3/00 | 分类号: | C03C13/00;C03C25/70;C03B37/16;C03B37/022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 地址: | 27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玻璃纤维 原料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废旧玻璃纤维丝为原料的玻璃纤维丝生产方法,玻璃纤维废丝的处理;将玻璃纤维废丝内的纸屑、铁器等杂质挑出;然后进行浸泡、翻动冲洗,直至玻璃纤维废丝表面残留的浸润剂全部冲刷掉;将玻璃纤维废丝漓干后粉碎成玻璃纤维废丝碎段,并利用改良的清洗装置对玻璃纤维废丝碎段进行再次清洗;最后进行烘干;将玻璃纤维废丝碎段投入代铂炉内进行熔化、澄清;对玻璃液进行拉丝成型。本发明通过利用玻璃纤维废丝来作为玻璃纤维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废物的再利用,从而起到了节能降低污染的作用;可将玻璃纤维废丝碎段表面的胶层清洗完全,在进行拉丝的过程中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从而保证了玻璃纤维具有较高的质量,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以废旧玻璃纤维丝为原料的玻璃纤维丝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人拉废丝,目前处理人拉废丝基本采用填埋的方式。这种填埋人拉废丝的处理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污染环境;二是增加成本。由于耐碱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拉废丝中含有铁等杂质,因而采用现有或经适当改造的熔炼炉和现有生产工艺都无法利用废丝生产出符合使用标准的耐碱玻璃纤维。将耐碱玻璃纤维生产中产生的人拉废丝变废为宝、防止其污染环境是人们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为了减少耐碱废丝污染环境问题,采用废丝再利用方法将耐碱玻璃纤维废丝进行收集,将收集后的玻璃纤维废丝清洗后进行粉碎制成玻璃细粉;再对玻璃细粉进行除铁;除铁后的玻璃细粉进行烘干,然后投入废丝炉中进行熔化、澄清;澄清后的玻璃液经过300孔或400孔铂金漏板漏嘴流出形成丝根,丝根强制冷却后拉成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表面涂覆一层胶层,最后在拉丝机的高速牵引下卷绕在丝筒上。现有的废丝再利用方法中,在利用现有的清洗装置对玻璃纤维废丝清洗容易出现清洗不充分的,不能将废玻璃纤维表面涂覆的胶层清洗掉。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以废旧玻璃纤维丝为原料的玻璃纤维丝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以废旧玻璃纤维丝为原料的玻璃纤维丝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玻璃纤维废丝的处理;将玻璃纤维废丝内的纸屑、铁器等杂质挑出;然后进行浸泡、翻动冲洗,直至玻璃纤维废丝表面残留的浸润剂全部冲刷掉;
步骤2:将玻璃纤维废丝漓干后粉碎成玻璃纤维废丝碎段,并利用改良的清洗装置对玻璃纤维废丝碎段进行再次清洗;最后进行烘干;
步骤3:将玻璃纤维废丝碎段投入代铂炉内进行熔化、澄清;
步骤4:对玻璃液进行拉丝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2中的改良的清洗装置包括浸润池和龙门吊,所述龙门吊上设有起吊机,所述起吊机经起吊绳连接有起吊横梁,所述起吊横梁上经旋转抖动机构安装有清洗网笼,所述清洗网笼浸润到浸润池内;所述浸润池上设有清洗液循环补充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抖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起吊横梁底部的且竖直向下的多个限位杆,多个限位杆之间安装有与起吊横梁平行设置的曲轴,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套设有沿限位杆上下移动的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的底端部设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部中心处设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竖直向下的连杆,所述清洗网笼安装在连杆的底部;所述升降套筒与曲轴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曲轴上的转动套筒以及设置在升降套筒外侧壁上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转动套筒之间铰接有传动杆;所述曲轴与旋转块之间设有驱动旋转块转动的同步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8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