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保温耐蚀永久层浇注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7807.X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侯会峰;黄奥;侯振东;王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101 | 分类号: | C04B35/101;B22D4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237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保温 永久 浇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包保温耐蚀永久层浇注料的制备方法,是以高纯铝钙轻质颗粒、微孔矾土颗粒、镁砂颗粒、高纯铝钙轻质细粉、微孔刚玉细粉、氧化镁微粉、纯铝酸盐水泥、活性氧化铝微粉、硅微粉、氧化铝空心球、氧化锆粉、ρ‑氧化铝粉、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铵、黄原胶、瓜尔糖、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镁为原料;首先将氧化镁微粉、纯铝酸盐水泥、活性氧化铝微粉、硅微粉、氧化锆粉、ρ‑氧化铝粉、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铵、黄原胶、瓜尔糖、碱式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镁预混,再将高纯铝钙轻质颗粒、微孔矾土颗粒、镁砂颗粒及高纯铝钙轻质细粉、微孔刚玉细粉混合均匀,然后与预混粉料混合均匀,即得一种钢包保温耐蚀永久层浇注料。由浇注料制成钢包衬体,抗侵蚀性好、导热系数低、线变化率低、强度高、整体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包用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包保温耐蚀永久层浇注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力推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炉外精炼和连铸技术的发展,钢包由原来功能单一的盛装钢水容器逐渐转变为功能复杂的炉外钢水精炼设备。钢水在钢包内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出钢温度的提高使得钢包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苛刻。为了大幅降低钢包耐材导热系数,从而实现降低出钢温度、减少烘烤时间和煤气消耗、减少精炼炉加热时间,减少钢水氧化和炉料消耗、提高钢水质量、减薄钢包耐材厚度、提高钢包有效容量,国内钢包永久层普遍采用了轻量化的耐火材料。但是采用轻量化的永久层衬往往不抗侵蚀、体积稳定性差,对于钢包的安全运行又不利。因此,能够既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又能具备接近工作层抗侵蚀情况的永久层耐材呼之欲出。
我公司与武科大、北科大、郑州大学等院校紧密合作,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了“保温、抗侵蚀永久衬”。经我公司在一些合作客户使用后得到评价:该永久衬不但保温效果好(导热系数低)、强度高、而且还具有与工作层相接近的抗侵蚀性能,即使工作层消耗尽,永久衬仍可代替工作层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旨在克服已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既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又具有较好的抗侵蚀能力、较高的强度、较好的体积稳定性的钢包保温、抗侵蚀永久层浇注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30~50wt%的高纯铝钙轻质颗粒、10~20wt%的微孔矾土颗粒、2~8wt%的镁砂颗粒、5~10wt%的高纯铝钙轻质细粉、5~10wt%的微孔刚玉细粉、0.5~2wt%的氧化镁微粉、3~8wt%的纯铝酸盐水泥、2~8wt%的活性氧化铝微粉、0.5~2wt%的硅微粉、1~5wt%的1-0.2mm的氧化铝空心球、0.05~0.3wt%的氧化锆粉、1~3wt%的ρ-氧化铝粉、0.1~0.8wt%的减水剂、0.1~1.5wt%的木质素磺酸铵、0.1~0.5wt%的黄原胶、0.1~0.5wt%的瓜尔糖、0.1~0.3wt%的碱式碳酸铜、0.1~0.3wt%的碱式碳酸镁为原料;首先将原料中的氧化镁微粉、纯铝酸盐水泥、活性氧化铝微粉、硅微粉、氧化锆粉、ρ-氧化铝粉、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铵、黄原胶、瓜尔糖、碱式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镁预混均匀形成预混粉料,再将高纯铝钙轻质颗粒、微孔矾土颗粒、镁砂颗粒及高纯铝钙轻质细粉、微孔刚玉细粉混合均匀并放入放电等离子球磨机中采用10~30kV电压无球放电混合2~5min,然后与预混粉料混合均匀,即得一种钢包保温耐蚀永久层浇注料。
所述的高纯铝钙轻质料颗粒,Al2O3含量75wt%,CaO含量7~23wt%,其粒径为6~0.15mm。
所述的微孔矾土颗粒的Al2O3含量75wt%,其粒径为6~0.15mm、气孔平均孔径1μm。
所述的镁砂颗粒为烧结镁砂颗粒或电熔镁砂颗粒,其MgO含量96wt%、粒径为3~0.15mm。
所述的高纯铝钙轻质细粉,其Al2O3含量90wt%,其粒径0.088mm。
所述的微孔刚玉细粉的Al2O3含量99wt%,其粒径0.007mm、气孔平均孔径0.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未经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7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流点的视频目标跟踪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探头、治疗仪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