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压控制设备散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3723.9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段付德;宋飞;王红然;张世刚;李昕颖;杨伟智;薛佳斌;王彬彬;毛星雨;朱锐;罗浪;宋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电压 控制 设备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压控制设备散热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设有散热孔,另一侧设有若干组风扇,其中一个风扇传动连接有第二空心轴,其他的风扇传动连接有第一空心轴,第一空心轴和第二空心轴之间通过齿轮和链条传动连接,第二空心轴的另一端设有电机,第一空心轴和第二空心轴的一端均设有连通有外部冷气的出风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与外部冷气连通的出风块使得能够将冷气输送到设备内部进行散热,同时利用扇叶的转动来提高散热效果以及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压控制设备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可以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进行车载电池充电,由于车载电池的电压一般都高于380V,因此需要充电桩为车载电池提供符合充电要求的电压,其中,电压控制设备就能够对220V的电压进行转化控制。
现有的电压控制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然而,这种散热方式可想而知地效果很差,当热量较大时,如果散热不及时,会将设备烧坏,产生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压控制设备散热结构。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压控制设备散热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设有散热孔,另一侧设有若干组风扇,其中一个风扇传动连接有第二空心轴,其他的风扇传动连接有第一空心轴,第一空心轴和第二空心轴之间通过齿轮和链条传动连接,第二空心轴的另一端设有电机,第一空心轴和第二空心轴的一端均设有连通有外部冷气的出风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与外部冷气连通的出风块使得能够将冷气输送到设备内部进行散热,同时利用扇叶的转动来提高散热效果以及散热效率。
优选的,箱体的外侧设有安装柱,安装柱内设有连接套,第二空心轴穿过连接套,连接套内还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限位块和限位销,限位块和限位销分别从两侧对第二空心轴限位固定,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空心轴传动连接,由此实现了第二空心轴带动风扇转动的传动以及其他风扇的传动。
优选的,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安装柱之间连接有若干组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设有滑板,安装柱内设有圆槽,圆槽内设有弹簧且滑板位于圆槽的中部,由此可以通过弹簧及伸缩杆来起到减振作用。
优选的,电机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壳,防护壳与外部冷气相连通,防护壳的底部设有排气孔,由此能够利用冷气对电机进行同步散热,并通过排气孔排出。
优选的,箱体的顶部设有冷风机,冷风机分别与每个出气块相连通,由此实现了冷气的输入。
优选的,箱体的顶部设有两组T形槽,T形槽内设有可滑动的T形块,T形块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卷簧,卷簧共同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冷风机固定连接,通过可滑动的T形块能够使得冷风机在工作过程中,哪怕出现晃动,依旧能保持较强的稳定性,卷簧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
优选的,扇叶的内侧设有防护网,其可以避免箱体内部的器件与扇叶接触,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优选的,散热孔的外侧设有防尘透气板,其能够起到防尘的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优点:利用冷气输入到设备内部进行散热来提升散热效果,同时配合扇叶的转动来提升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3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