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热解的等离子气化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3237.7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5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争刚;张铭;龚幸;汪炎;王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C10J3/84;C10J3/86;F22B33/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陆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废物 焚烧 等离子 气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热解的等离子气化系统及方法。包括燃烧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废物在燃烧装置中经过氧燃烧、中段缺氧或无氧燃烧、末段无机物高温熔融三个阶段,得到废气和玻璃状熔渣,废气经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净化后得到粗合成气,尾气处理装置产生的炉灰也被送入熔渣炉中高温热解得到玻璃状熔渣,冷却后的玻璃状熔渣是一种惰性玻璃化物质,不再属于危废,玻璃状熔渣作为副产品,可安全用作建材等应用,不会污染土壤或者水体;因此本发明有效降低了能耗,节约能源,灰渣产生量大幅减少,而粗合成气产生量有较大提高,粗合成气可直接燃烧或提纯燃料气,或作为下游工艺原料合成化学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热解的等离子气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工业化生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一般废物及危险废弃物,而农村人口快速涌入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废物逐年增加,这些危险废弃物和一般固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安全威胁,压缩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加强废弃物处置的综合治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深远意义。早期的废物处置通常为焚烧、固化、填埋或海洋投弃,这些方法都不能完全处理废弃物,同时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环境,长期看并没有达到完全无害化处置的目的。
目前,焚烧技术作为废弃物处置的重要手段,在减量化、资源化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但目前还不能实现废物无害化。如废弃物焚烧后的飞灰含有二恶英、呋喃等致癌物,炉渣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都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害化。
因此,急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彻底解决无害化处置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硫酸法钛白粉酸解钛液净化还原方法及系统,可以降低生产能耗、节约生产时间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热解的等离子气化系统,包括燃烧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
所述燃烧装置包括推料器1、焚烧炉2、气化炉3、熔渣炉14、粒化器15和冷渣机16,且气化炉3和熔渣炉14的侧壁上分别插设有两个以上的高温等离子器25;
所述推料器1的出料口和焚烧炉2的进料口连通,焚烧炉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和粒化器15的热气出口连通,焚烧炉2的出料口设于气化炉3内部,气化炉3的底部和熔渣炉14的上部接通,熔渣炉14的中部通过溜管连通有灰渣输送机13,熔渣炉14的底部出口通过粒化器15和冷渣机16连通;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锅炉组件、汽轮机23和发电机24;
所述余热锅炉组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液相连通的上水预热器18、热力除氧器19、锅炉给水泵20、汽包21和余热锅炉本体4,且热力除氧器19的气相进口和汽包21的气相出口之间通过分汽缸22连通,分汽缸22通过管道连通蒸汽外管;所述余热锅炉本体4内由上至下布置有一级换热盘管和二级换热盘管,余热锅炉本体4的上部接通尿素稀溶液管道;所述气化炉3上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着余热锅炉本体4上部进气口;
所述上水预热器18的加热水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渣机16和粒化器15的冷却水出口相连,所述一级换热盘管的进口和汽包2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二级换热盘管的进口和汽轮机23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一级换热盘管的出口和二级换热盘管的出口分别与汽轮机23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汽轮机23的转动部固定连接着发电机24;
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急冷塔5、干法脱酸塔6、布袋除尘器7、引风机8、洗涤塔9、湿法脱酸塔10、急冷水罐11和急冷喷淋泵12;
所述余热锅炉本体4、急冷塔5、干法脱酸塔6、布袋除尘器7、引风机8、洗涤塔9和湿法脱酸塔10通过管道依次气相连通;
所述余热锅炉本体4的上部管道连通着尿素溶液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3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