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极管的键合封装结构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2029.5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春;薄霞;马捷;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492 | 分类号: | H01L23/492;H01L21/6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圣娟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管 封装 结构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极管的键合封装结构及其工艺,包括:芯片、钼片和键合丝;所述芯片上进行钛镍银的金属化,所述钼片的一侧电镀镍金,另一侧电镀镍,钼片电镀镍金的一侧焊接在芯片上,钼片电镀镍的一侧与键合丝进行超声键合。改变芯片表面的金属层,增加钼片作为过渡片,解决现有技术中芯片键合可靠性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电流不均流等问题,提高产品的长期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键合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极管的键合封装结构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由于扩散片的晶圆成本低廉,易于生产,工艺成熟,因此大功率二极管晶圆的生产多采用扩散片工艺;但是扩散片在喷砂工艺后,晶圆的表面存在微米级(与喷砂精度有关)不平整现象,在后续芯片的键合封装过程中,由于表面存在的微缺陷,超声键合后,键合质量经过500次温度循环(-55℃~++50℃)后急速衰减,存在键合工艺长期可靠性的问题;以及由于电流大,存在芯片电流不均流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二极管的键合封装结构及其工艺,改变芯片表面的金属层,增加钼片作为过渡片,解决现有技术中芯片键合可靠性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电流不均流等问题,提高产品的长期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极管的键合封装结构,包括:芯片、钼片和键合丝;所述芯片上进行钛镍银的金属化,所述钼片的一侧电镀镍金,另一侧电镀镍,钼片电镀镍金的一侧焊接在芯片上,钼片电镀镍的一侧与键合丝进行超声键合。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键合封装结构还包括外壳,钼片电镀镍金的一侧与芯片焊接时采用真空焊接,将外壳、芯片和钼片一次焊接成型。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真空焊接采用Pb92.5Sn5Ag2.5焊片。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键合丝采用Ф380μm的高纯铝丝。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铝丝的安全工作电流大于二极管的额定电流。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钼片电镀镍的一侧与键合丝进行超声键合前进行等离子清洗,以去除键合点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渍。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钼片的尺寸为+.5mm×+.5mm。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芯片的尺寸为3.3mm×3.3m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极管的键合封装工艺,包括:
对芯片进行钛镍银的金属化;
对钼片进行焊接面和键合面的金属化,其中,对钼片的焊接面电镀镍金,对钼片的键合面电镀镍;
将钼片的焊接面与芯片进行真空焊接;
将钼片的键合面与键合丝进行超声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极管的键合封装结构及其工艺,改变芯片表面的金属层,增加过渡片工艺,解决芯片键合可靠性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电流不均流等问题,同时解决过渡片与芯片的焊接工艺和过渡片的超声键合工艺,保证长期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极管的键合封装结构及其工艺中,对芯片表面不再直接进行键合工艺,而是在芯片与键合丝之间增加钼片作为过渡片,采用钼片作为过渡片,金属钼的热膨胀系数与硅片的热膨胀系数相近,在经过500次温度循环(-55℃~++50℃)后,电性能正常,芯片表面无应力损伤,同时解决了芯片电流不均流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未经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2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