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青刺尖酱腌菜的口味及品质腌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6291.9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林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A23L27/00;A23L27/40;A23L27/10;A23L29/30;A23L27/22;A23L11/45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6521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青刺尖酱 腌菜 口味 品质 腌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青刺尖酱腌菜的口味及品质腌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青刺尖洗干净后,加入食用盐、腐乳汁、八角面、茴香面以及矿泉水;搅拌均匀后,装入酱菜坛中进行腌制发酵处理;将腌制发酵完成的青刺尖,从酱菜坛中取出,进行脱水操作;脱水完毕的青刺尖,加入辣椒面、白砂糖、味精进行调味操作;该一种改善青刺尖酱腌菜的口味及品质腌制方法,脱水操作可通过风干及机器烘干,使得该腌制方法制备完成的腌菜口感更加爽脆的同时使得成品青刺尖的颜色,卖点,更清爽;通过添加辣椒面、白砂糖以及味精,这样可以改变传统腌制出来的青刺尖,让它的味道,颜色,口感达到最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酱腌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青刺尖酱腌菜的口味及品质腌制方法。
背景技术
酱腌菜是我国各族人民喜欢的调味副食品之一。由于酱腌菜具有鲜甜脆嫩,或咸鲜辛辣等独特香味,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深得群众青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副食品,由于我国有许多原产蔬菜,很早就制作和应用食盐,新石器时代期已发明了陶器,公元前就掌握了制曲术,因而我国制作加盐的酱腌菜的历史甚为悠久,可能起于周代以前。古籍中的“菹”字,指将食物用刀子粗切,也指这样切过后做成的酸菜、泡菜或用肉酱汁调味的蔬菜。至汉以后,“菹”字泛称加食盐、加醋、加酱制品腌制成的蔬菜。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豆豉姜,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证据,是世界上贮藏最久的酱菜。
青刺尖,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叶。功能主治为:攻毒,祛瘀。治痈疽疮毒,骨折。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的青刺尖酱腌菜的腌制方法,发酵不充分,影响酱菜口味及品质;
2、现有的青刺尖酱腌菜的腌制方法,腌制不够入味;
3、现有的青刺尖酱腌菜的腌制方法,腌制成品口感较差,且颜色、卖点不够清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善青刺尖酱腌菜的口味及品质腌制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青刺尖洗干净后,加入食用盐、腐乳汁、八角面、茴香面以及矿泉水;
步骤(2):搅拌均匀后,装入酱菜坛中进行腌制发酵处理;
步骤(3):将腌制发酵完成的青刺尖,从酱菜坛中取出,进行脱水操作;
步骤(4):脱水完毕的青刺尖,加入辣椒面、白砂糖、味精进行调味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食用盐添加量为待腌制青刺尖质量的8-1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需均匀,食用盐与青刺尖充分混合后,装入酱菜坛中进行水压密封处理,且密封用水需3-5日更换一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酵温度需控制在20-25摄氏度,其发酵环境需避光,所述发酵时间为20-30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腐乳添加量为待腌制青刺尖质量的8-14%,所述腐乳需打碎为颗粒状,所述香料、八角以及茴香添加量均为待腌制青刺尖质量的10-1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腌制温度为25-28摄氏度,所述腌制时间为3-4个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水操作可通过风干及机器烘干。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辣椒面添加量为待腌制青刺尖质量的6-10%,所述白砂糖添加量为待腌制青刺尖质量的2-5%,所述味精添加量为待腌制青刺尖质量的3-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青刺尖酱腌菜的口味及品质腌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林,未经王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6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