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类深加工的无菌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3814.4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1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015 | 分类号: | A23B4/015;A23B4/005;A23B4/06;B08B1/00;B08B13/00;C12M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焕敏 |
地址: | 512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类 深加工 无菌 处理 系统 | ||
1.一种肉类深加工的无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收组件(2),安装于支撑台(1)顶端,用于对加工后的肉渣进行回收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检测组件(3),用于对加工箱(201)内的气体检测,防止含菌量超标,导致肉制品的质量下降;
灭菌组件(4),用于对肉类加工前预处理,减少肉类本身自带的各种细菌;
放置组件(5),用于对肉制品的临时存放,通过制冷板可以进行冷藏,防止其腐败。
2.一种肉类深加工的无菌处理系统,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顶端安装有回收组件(2),所述回收组件(2)包括加工箱(201)、推杆孔(202)、电动刮板推杆(203)、内壁刮板(204)、第一传送带(205)、侧导向板(206)、回收箱(207)、L型口(208)、回收导板(209)、回收门板(210)、第一紫外线灯(211)、放置槽(212)、弹簧(213)、支撑板(214)、顶电极板(215)、底电极板(216)、放置筒(217)和显示灯(218);
所述支撑台(1)顶端安装有加工箱(201),所述加工箱(201)顶端对称开设有推杆孔(202),所述推杆孔(202)内固定嵌入安装有电动刮板推杆(203),所述电动刮板推杆(203)推杆底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内壁刮板(204),所述加工箱(201)内对应支撑台(1)顶端处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传送带(205),所述加工箱(201)内两侧对称安装有侧导向板(206),所述加工箱(201)一端底部连接于回收箱(207)顶端,所述回收箱(207)顶端一侧开设有L型口(208),所述加工箱(201)内对应L型口(208)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回收导板(209),所述回收箱(207)一端铰接有回收门板(210),所述回收箱(207)内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一紫外线灯(211),所述回收箱(207)内两侧底部对称开设有放置槽(212),所述放置槽(212)内顶端安装有弹簧(213),所述弹簧(213)底端连接于支撑板(214)顶端一侧,所述支撑板(214)底端对应放置槽(212)处安装有顶电极板(215),所述放置槽(212)内底端安装有底电极板(216),两个所述支撑板(214)分别连接于放置筒(217)底端两侧,所述回收箱(207)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安装有显示灯(2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肉类深加工的无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刮板推杆(203)、第一传送带(205)、第一紫外线灯(211)和顶电极板(215)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所述显示灯(218)输入端与底电极板(216)输出端电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肉类深加工的无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极板(215)的形状大小等于底电极板(216)的形状大小,所述回收导板(209)的长度等于第一传送带(205)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肉类深加工的无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201)外壁安装有检测组件(3),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检测孔(301)、伸缩挡板(302)、抽气管(303)、抽气泵(304)、出气管(305)、测菌仪(306)、固定架(307)、控制器(308)、报警灯(309)、自动喷雾器(310)和喷雾导管(311);
所述加工箱(201)一侧开设有检测孔(301),所述检测孔(301)内安装有伸缩挡板(302),所述检测孔(301)固定嵌入安装有抽气管(303),所述抽气管(303)一端固定套接于抽气泵(304)抽气口,所述抽气泵(304)出气口固定套接有出气管(305),所述出气管(305)一端连接于测菌仪(306)一侧,所述加工箱(201)一侧对应抽气泵(304)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架(307),所述加工箱(201)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控制器(308),所述加工箱(201)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报警灯(309),所述加工箱(201)顶端安装有自动喷雾器(310),所述自动喷雾器(310)出口处安装有喷雾导管(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38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