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可变环境下的货物运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60169.0 | 申请日: | 2022-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沁;刘凡;刘精飞;陈睿泽;李兴宇;张晓明;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21/12 | 分类号: | B65G21/12;B65G15/30;B65G23/22;B65G43/08;B65G21/2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陈问渠;何梅生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可变 环境 货物运输 装置 | ||
1.一种用于可变环境下的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用于对带有EPC编码的货物的运输,包括:
第一传送带,由第一步进电机驱动运行,通过旋转轴销转动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上端,由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支撑于底座上方,所处位置的高度通过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可调节,倾斜角度通过所述旋转轴销可调节,在第一传送带的支架上,对应于第一传送带的首端位置处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对应于第一传送带的尾端位置处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底端通过转向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一升降机构整体能够通过转向机构沿水平面在90°范围内往复转向,或顺着等高的第二传送带以尾端衔接于第二传送带的首端,构成一字型传送结构,或与第二传送带相垂直,之间通过转弯过渡装置衔接,构成L型传送结构;
所述第二传送带,由第二步进电机驱动运行,呈水平布置,由第二升降机构支撑于底座上方,所处位置的高度通过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可调节,在第二传送带的支架上,对应于第二传送带的首端位置处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还设有用于读取货物EPC编码信息的RFID读写器,对应于第二传送带的尾端位置处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
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三红外传感器、第四红外传感器、RFID读写器接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获取第一传送带上货物的通过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单元对第一步进电机运行的控制,通过第三红外传感器、第四红外传感器获取第二传送带上货物的通过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单元对第二步进电机运行的控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由RFID读写器读取的EPC编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变环境下的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竖立的导轨、卡装在所述导轨上的竖立的滑轨、安装在所述滑轨顶端的所述旋转轴销;
所述滑轨上设有多道顺着竖向间隔布置的卡槽,竖向穿设于导轨顶端的导向套中,所述导轨的上端部通过扭簧安装一适配于所述卡槽的卡舌,所述卡舌依靠初始状态下的扭簧的弹力能够朝上卡入其中一道卡槽中,形成对滑轨的固定,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卡槽,形成对滑轨固定状态的解除;
所述旋转轴销与所述滑轨构成T型结构,两端转动装配于第一传送带的支架的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可变环境下的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传送带的支架在尾端通过旋转轴销转动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的顶端,能够绕旋转轴销的中轴线向上或向下翻转,首端由高度可调、可移动的支撑台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可变环境下的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台由底部设有带刹车脚轮的第三升降机构支撑,所处位置高度通过第三升降机构可调,支撑台在与第一传动带的首端相连的末端,顺着开设水平轴孔,所述水平轴孔的中轴线方向与第一传送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首端设有适配于所述水平轴孔的连接轴,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装配于所述水平轴孔内,第一传送带能够通过连接轴绕水平轴孔的中轴线在120°范围内向上或向下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可变环境下的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轴孔朝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形成120°缺口,所述缺口顺着轴向贯通,形成所述第一传送带通过所述连接轴上下翻转时的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可变环境下的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装在底座上端的T型导槽、铺设于所述T型导槽内的T型轨道;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下端部伸入所述T型导槽内,底端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滚动设置在所述T型轨道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通过导向轮沿所述T型轨道滚动,形成90°范围内的转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可变环境下的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T型轨道三处末端的、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适配于导向轮的外形尺寸,沿T型轨道滚动至任一末端的导向轮能够下落并以轮体下部嵌入对应的凹槽内,形成对导向轮滚动的锁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01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拖布头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钴钒基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