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机身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8469.5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茜;孙海龙;雷沛;曾超;陈强;代玉淋;云鑫;庞大伟;田家强;揭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志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机身 装配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机机身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系统包括装配平台、装配工装、定位工作台、加工机床和AGV小车,装配平台用于承载工作人员,装配工装位于装配平台内,装配工装用于装配飞机部件,定位工作台用于夹持装配好的飞机部件,加工机床用于对装配好的飞机部件进行钻铆加工,AGV小车用于运输飞机部件,本申请具有装配质量高、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机身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飞机数字化装配与加工技术这一制约我国航空制造企业在飞机研制生产能力提高的瓶颈问题,飞机机体构造复杂,零件和连接件的数量多,一架大型飞机就有近10万个零件,100多万个铆钉;飞机装配过程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一定组合和顺序,逐步装配成组合件、板件、段件和部件,最后将各部件对接成完整的飞机机体。机身大部件要求长寿命、高强度、密封、抗疲劳,对连接孔的制备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飞机结构零、部件已基本实现数控机床加工制造,但在飞机部件装配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纯人工装配及铆接,装配质量和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不能适应先进飞机高效制造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机身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飞机部件装配方法存在装配效率低和装配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飞机机身装配系统,包括装配平台、装配工装、定位工作台、加工机床和AGV小车,装配平台用于承载工作人员,装配工装位于装配平台内,装配工装用于装配飞机部件,定位工作台用于夹持装配好的飞机部件,加工机床用于对装配好的飞机部件进行钻铆加工,AGV小车用于运输飞机部件。
可选地,加工机床包括第一龙门架,第一龙门架上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滑台,滑台上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滑枕,滑枕上设置有加工执行器。
可选地,加工执行器包括集成架,集成架上设置有基准检测模块、法向找正模块、压力脚、制孔锪窝模块、铆接模块和工位转换模块,基准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飞机部件的加工基准孔位置,法向找正模块用于找出飞机部件上待加工孔所在近似平面的法矢,压力脚用于在加工前压紧飞机部件,制孔锪窝模块用于对飞机部件进行制孔和锪窝,铆接模块用于对飞机部件铆接装配,工位转换模块用于对基准检测模块、法向找正模块、制孔锪窝模块和铆接模块的工位进行调整。
可选地,工位转换模块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集成架上的滑板,集成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连接有螺纹贯穿滑板的第一丝杆,基准检测模块、法向找正模块、制孔锪窝模块和铆接模块均设置于滑板上。
可选地,基准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滑板上的第一导轨架,第一导轨架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导滑座,第一导滑座上设置有2D激光扫描仪,第一导滑座内螺纹贯穿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连接有设置于滑板上的第二电机。
可选地,法向找正模块包括四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压力脚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四个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分别测得与飞机部件的距离。
可选地,制孔锪窝模块包括设置于滑板上的第二导轨架,第二导轨架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二导滑座,第二导滑座上设置有钻孔机,第二导滑座内螺纹贯穿有第三丝杆,第三丝杆连接有设置于滑板上的第三电机。
可选地,装配工装包括地轨,地轨上可滑动地设置有两个第二龙门架,两第二龙门架之间设置有保型工装,保型工装顶部设置有至少两组主起转轴定位器,两第二龙门架相对的一面均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移动机构、刚性定位器和主起护板定位器,移动机构可沿第二龙门架上下滑移,移动机构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多个可前后滑移的快换定位器,主起护板定位器位于主起转轴定位器上方。
可选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龙门架侧壁的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连接有竖直布置的第四丝杆,第四丝杆上螺纹套设若干组移动座,移动座均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龙门架侧壁,多个快换定位器均可滑动地设置在移动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8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