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蟾蜍色胺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494.8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跃;周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4045;A61K47/10;A61K47/26;A61P25/2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蟾蜍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蟾蜍色胺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蟾蜍色胺0.1-10份,磷脂5-20份,胆固醇1-10份,维生素E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蟾蜍色胺1-7份,磷脂10-20份,胆固醇1-5份,维生素E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和卵磷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蟾蜍色胺脂质体的粒径为50-200nm,分散度指数为0.1-0.3,包封率为7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在制备镇痛消炎类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pH梯度法进行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处方量的磷脂、胆固醇、维生素E,以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溶剂充分溶解,减压旋蒸,使其形成蜂窝状薄膜;
(2)加一定体积量的柠檬酸缓冲液水化,超声破碎,制得空脂质体;
(3)取上述制备的空脂质体,加入用磷酸缓冲液已溶解的蟾蜍色胺药液,以pH为6-8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外水相pH,水浴孵化,即得茶褐色蟾蜍色胺脂质体混悬液;
(4)将所述蟾蜍色胺脂质体混悬液分装,按重量比加入0.1-6%甘露醇和0.1-5%海藻糖的混合冻干保护剂,混匀后,置于先预冻,随后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即得蟾蜍色胺脂质体冻干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按重量比加入4.5%甘露醇和1.5%海藻糖的混合冻干保护剂。
7.一种蟾蜍色胺片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10-30%、乳糖30-50%、微晶纤维素10-20%、聚维酮K301-2%、十二烷基硫酸钠1-30%、硬脂酸镁0.1-5%;制备方法为:将蟾蜍色胺脂质体粉末、乳糖、微晶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在聚维酮K30乙醇溶液的喷洒下,对混合物进行制粒,待颗粒烘干后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于单冲压片机中压片,即得。
8.一种蟾蜍色胺胶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2-6%、泊洛沙姆8-14%、天然磷脂40-60%、脂肪酸甘油酯25-30%、聚山梨酯805-10%;
制备方法为:称量泊洛沙姆、天然磷脂、脂肪酸甘油酯、聚山梨酯80,在35-45℃下搅拌至完全溶解,搅拌速度350-450rpm,搅拌时间12-16min,得油状混合溶液;称取适量的蟾蜍色胺脂质体粉末,加入至油状混合溶液中,在65-75℃的温度下经超声波分散8-12min,超声波频率为25-30kHz,得液晶凝胶前体纳米制剂,冻干后,将其装入空胶囊壳中,即得胶囊剂。
9.一种蟾蜍色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25%、甘露醇55-72%、玉米淀粉1.3-20%、羟丙基纤维素0.1-1.2%、甜味剂0.1-0.5%;
制备方法为:称取配方量的蟾蜍色胺脂质体、甘露醇和玉米淀粉,过筛后混合均匀,加入羟丙基纤维素和甜味剂制软材,过筛得湿颗粒,干燥,过筛整合,混合均匀,即得。
10.一种蟾蜍色胺注射剂,其特征在于,以5mL容量计算,含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1-1.5mg,浓度为1-300mM的醋酸盐缓冲液,浓度为0.1-9.0g/L的渗透压调节剂NaCl,余量为注射用水,且所述注射剂的pH为4-5.5;制备方法为:将蟾蜍色胺脂质体粉末用醋酸盐缓冲液溶解后,用0.1-9.0g/LNaCl调节渗透压,注射用水稀释,调pH至4-5.5,滤膜过滤,灌装,灭菌,全检,包装,即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蟾蜍色胺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蟾蜍色胺包含:五羟色胺、蟾蜍特尼定、N-甲基五羟色胺、蟾毒色胺、蟾蜍噻咛和脱氢蟾蜍色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4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推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智能化旋转翻折演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