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碳水组合物以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0410.1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3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庄惟婷;冯昊天;李昊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56 | 分类号: | A23C9/156;A23C9/16;A23C9/00;A23C19/09;A23G9/40;A23G9/34;A23G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美玲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释碳水 组合 以及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碳水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木薯淀粉糊精和青香蕉粉。本发明提供的缓释碳水组合物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HOMA‑IR、改善胰腺细胞受损减少,且更进一步研究机理增加肌肉组织中GLUT4蛋白酶水平来改善或缓解糖尿病症状;此外缓释碳水组合也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脂肪细胞大小,肝脏组织切片染色,清楚看到缓释碳水同时具有降低脂肪肝、肥胖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碳水组合物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淀粉是植物果实、种子、块根的主要成分,是水和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合成的贮藏性多糖。淀粉可以维持人体能量的代谢水平,在人体能量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消化率的速度和程度,淀粉可以被分为快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
快消化淀粉指在小肠内被迅速消化吸收的淀粉,定量测定时为20分钟内酶解淀粉产生的葡萄糖换算量;慢消化淀粉指能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吸收但速度较慢的淀粉。从营养学角度将其定义为在20-120分钟内被胰α-淀粉酶、糖化酶与转化酶消化的淀粉,其主要为大部分的天然谷物淀粉与部分老化淀粉。
升糖值(Glycemic index,GI),是指食物对增加快慢的影响力。以食用100公克葡萄糖后2小时内增加的血糖数值为基准(GI值=100),吃某食物血糖增加值与基准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此食物的升糖指数。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消化吸收较慢,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的速度较慢,被认为是比较健康的饮食选择。相反,高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应该加以限制,因为这类食物会很快被消化吸收,所以会导致血糖水平快速升高和快速降低。低升糖指数饮食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人群的血糖水平。一项大约3000名糖尿病患者参与的实验,观察了低升糖指数饮食和高升糖指数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1)。这项研究表明,相比高升糖指数饮食组(GI为86-112),低升糖指数饮食组(GI为58-79)的HbA1c水平低6%-11%。换句话说,低升糖指数饮食可较稳定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此外,也有大量研究报道高升糖指数饮食可能会导致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8%-40%(2-3)。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低升糖指数,具有缓释功能的食物是目前需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缓释碳水组合物以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缓释碳水组合物可有效降低高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HOMA-IR,改善胰腺细胞受损减少,且更进一步研究机理增加肌肉组织中GLUT4蛋白酶水平来改善或缓解糖尿病症状;此外缓释碳水组合也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脂肪细胞大小、肝脏组织切片染色,清楚看到缓释碳水同时具有降低脂肪肝、肥胖功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碳水组合物,包括木薯淀粉糊精和青香蕉粉。
优选的,还包括除木薯淀粉糊精以外的糊精类物质,所述糊精类物质选自麦芽糊精。
优选的,还包括淀粉,所述淀粉选自甘薯淀粉、小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还包括除青香蕉粉以外的抗性淀粉,所述抗性淀粉选自豌豆淀粉、葛根淀粉、莲子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还包括低GI糖。
优选的,所述低GI糖选自海藻糖、帕拉金糖、左旋阿拉伯糖、木糖醇、塔格糖、异麦芽酮糖。
优选的,所述缓释碳水组合物包括:
木薯淀粉糊精8~16质量份、麦芽糊精21.7~43.4质量份、抗性淀粉0~0.8质量份、青香蕉粉0~0.8质量份、海藻糖0~8质量份、帕拉金糖0~7.2质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