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4436.5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磊;白建忠;张季伟;金艳鹏;申慧英;李沛林;袁二镖;付超洋;周赐建;孙春旺;李明;胡道生;徐宏伟;陈辉;陈少兰;张梓耀;冯秋琴;李杰;张莹;魏春晓;申岭;孟繁亮;张华;刘方;高聪聪;闫磊;王恒;黄帅;王浩宇;任帅行;蒋秋鸾;王子畅;苗澍成;张振彬;刘畅;冯文科;成洁;王锐;翟震源;刘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海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22;E03F7/04;E03F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李松莲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防止 暴雨 倒灌 排水管道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排水泵(1)和止回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泵(1)置于集水坑(04)中,排水泵(1)的出水口经泵后排水管(2)与止回阀(3)进口相连通,止回阀(3)出口与闸阀(4)进口相连通,闸阀(4)出口与阀后排水管(5)进口相连通,阀后排水管(5)穿过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01),伸出建筑物外墙(06)并与置于排水管道最高处的虹吸消除器(6)进口相连通,虹吸消除器(6)出口经器后排水管(7)与市政排水窨井(09)的进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阀后排水管(5)上装有冬关闸阀(9),冬关闸阀(9)和闸阀(4)之间的阀后排水管(5)上经左三通(82)与冬用排水管(81)相连通,冬用排水管(81)穿过地下室外墙(05)与器后排水管(7)的水平管段连通,位于地下室外墙(05)外的冬用排水管(81)上装有冬开闸阀(8),在气温低于0℃时,开启冬开闸阀(8),关闭冬关闸阀(9),排水绕过阀后排水管(5)的后半管段、虹吸消除器(6)和器后排水管(7)的竖直管段,使处于室外大气中的管道和器材的内部,无水有气,不会结冰;在气温高于0℃时,开启冬关闸阀(9),关闭冬关闸阀(8),其排水流程与权利要求1所述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最高处的虹吸消除器(6)的进水口(61)的管内底高程与阀后排水管(5)最高处的管内底高程齐平;并高于室外暴雨最高水位(07),且有最小安全余量0.5m;阀后排水管(5)最高处的管内底高程高于室外地坪(08)加上器后排水管(7)的最大管阻;以防虹吸消除器(6)向外溢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消除器(6)包括空心的外壳(64),外壳(64)侧面设有相连通的旁通支管(68),旁通支管(68)的进水口(61)与阀后排水管(5)相连通,外壳(64)的底部为出水口(67),与器后排水管(7)相连通;外壳(64)的顶部有顶盖(63),其下方的外壳(64)的圆筒壁上,设有多排通气孔(62),呈均匀交错排列;通气孔(62)的全部截面总和等于进水口(61)横截面面积的5%—10%;多排通气孔(62)的最下排通气孔(62)的孔口下沿高程高出进水口(61)的管内顶高程100-150mm。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包抬紧急排水轴流泵(10)和紧急排水管(11), 其特征在于,紧急排水轴流泵(10)与立式电动机(101)相连,紧急排水轴流泵(10)进水口位于集水坑(04)中,紧急排水轴流泵(10)出水口与紧急排水管(11)进口相连通,紧急排水管(11)的出水口穿过建筑物外墙(06)向室外地坪(08)排水,立式电动机(101)带动紧急排水轴流泵(10),从集水坑(04)中抽水,经紧急排水管(11)、紧急排水口(111)向室外地坪(08)排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防止暴雨倒灌的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紧急排水口(111)管内底高程至少高出暴雨最高水位(07)之上0.5m,紧急排水轴流泵(10)至少设有1台,其排水能力保证在最大倒灌流量下,在1小时之内,地下室室内地坪(03)之上的积水深度不超过0.4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海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海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44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