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灰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4398.3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5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湛清;杨鹏昆;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七朵云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60 | 分类号: | B01F27/60;B01F27/192;B01F27/21;B01F27/2122;B01F27/2322;B01F27/70;B01F27/74;B01F33/70;B01F35/00;B01F35/30;B01F35/33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系统 方法 | ||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它包括混合舱、中置搅拌机构、上置摆动分料机构、底置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通过在混合舱内设置中置搅拌机构、上置摆动分料机构、底置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中置轴旋转时带动底置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旋转,还通过上拨动杆和下拨动杆拨动上置摆动分料机构摆动,由分料腔进行分料并错分控料,飞灰和灰质材料在密封的混合舱内由中置轴上的T形杆旋转扩散,并被底部的负压排料机构和负压排料机构两侧的侧向搅拌机构旋转翻炒,再从负压轴排出混合舱外,飞灰混合过程中不会外溢,充分并均匀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固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飞灰是粉末状偏酸性或含重金属的固体粉末,通常来自于工业生产中的反应物,经过沉淀、干燥后所形成,不能直接排放,需要采用特殊工艺进行处理,制备成固体块状体再进行填埋,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制备飞灰混合物,其制备过程通常采用多种灰质材料与飞灰混合,例如石灰、煤灰、水泥灰等灰质材料,在混合过程中,如何克服飞灰外溢,并提高各种灰质材料与飞灰充分且均匀混合是目前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采用在混合舱内设置中置搅拌机构、上置摆动分料机构、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中置轴旋转时带动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旋转,还通过上拨动杆和下拨动杆拨动上置摆动分料机构摆动,由分料腔进行分料并错分控料,飞灰和灰质材料在密封的混合舱内由中置轴上的T形杆旋转扩散,并被底部的负压排料机构和负压排料机构两侧的侧向搅拌机构旋转翻炒,再从负压轴排出混合舱外,飞灰混合过程中不会外溢,充分并均匀混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它包括混合舱、中置搅拌机构、上置摆动分料机构、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所述中置搅拌机构、上置摆动分料机构、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皆位于混合舱内;上置摆动分料机构的分料腔摆动时与混合舱内壁滑动接触,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旋转时与混合舱内壁相切。
所述混合舱为水平布设且两端封闭的圆形筒体,其下侧面两端设置支座,上侧面设置多个进料口与进料管连接。
所述中置搅拌机构包括中置轴上呈环形分布的多个T形杆,以及位于中置轴两端相互错位连接的上拨动杆和下拨动杆,主动齿轮位于中置轴一端其余配合;中置轴穿过混合舱与其配合,T形杆位于混合舱内,上拨动杆、下拨动杆和主动齿轮位于混合舱外。
所述上置摆动分料机构包括穿过分料腔并与分料腔固定连接的摆轴,以及位于摆轴两端分别设置的上凸块和下凸块;上凸块和下凸块的凸起方向互为反向,上拨动杆和下拨动杆旋转时分别间歇拨动上凸块和下凸块。
所述分料腔包括扇形腔连通的弧形腔,扇形腔的弧形壁面上设置错分孔与混合舱的进料口连通,弧形壁面与混合舱内壁滑动接触;弧形腔下侧面设置多个分散孔。
所述负压排料机构和侧向搅拌机构皆包括翻炒筒和翻炒筒内的滤片;翻炒筒为两端封闭的圆形筒体,沿筒壁轴向设置多个翻炒口,每两个翻炒口之间的滤片与翻炒筒内壁连接固定;滤片弧形板状结构,其表面设置多个密布的滤孔。
所述负压排料机构的负压轴轴向穿过翻炒筒;侧向搅拌机构的实心轴轴向穿过翻炒筒);翻炒筒的筒壁与混合舱内壁相切。
所述负压轴为两端贯通的中空轴体,位于中空轴体轴上设置的多个负压孔与负压腔连通,负压孔位于翻炒筒内;负压轴一端还连接有旋转接头,排料管与旋转接头连通。
所述负压轴和实心轴的端头皆设置有皮带轮,皮带与皮带轮配合,负压轴一端设置的从动齿轮与中置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
如上所述的飞灰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进料,飞灰和多种灰质材料分别从多个进料管穿过进料口和错分孔进入分料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七朵云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宜昌七朵云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4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