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戊基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3636.9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8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焦岳飞;吴明;管健;江群航;张晓辉;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66 | 分类号: | C07C2/66;C07C13/28;C07C7/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戊基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戊基苯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环戊烯和苯进行烷基化催化反应,烷基化反应产物依次经过分馏和精馏得到环戊基苯,精馏所得重组分经过脱重回收多取代环戊基苯组分,所述多取代环戊基苯组分与苯进行转位烃化催化反应,转位烃化催化反应产物并入烷基化反应产物进入分馏和精馏过程。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收率高,连续性强等优点,且一次反应中未反应完的原料可经过回收,循环利用,从而节约成本,符合绿色化工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戊基苯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由苯和环戊烯烷基化制造环戊基苯的方法,属于分子筛领域。
背景技术
环戊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不仅可以一种优良的溶剂,也可以以其为原料,通过氧化-酸解反应联产苯酚和环戊酮。由于全球市场对于苯酚、高级酮及其衍生物双酚A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工业生产中对环戊基苯的生产能力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环戊基苯的生产方式跟异丙苯相似,都是通过苯和烯烃的烷基化反应而生产。因此,大多数相关技术人员基于异丙苯的工艺生产流程进行环戊基苯的工艺流程开发,但由于反应物物化性质的不同,基于异丙苯的工艺流程所开发的环戊基苯工艺流程面临着收率低,选择性低,副产物高等问题。目前,环戊基苯不仅是一种优良的溶剂;更重要的是以环戊基苯为原料,通过氧化-酸解反应可联产苯酚和环戊酮。与传统的丙烯/苯通过Hock反应制备苯酚/丙酮的传统路线相比,该路线的实现可有效地降低制造苯酚的生产成本;同时可联产高价值的环戊酮,因而此法即可取代由己二酸高温脱羧生产环戊酮的低原子利用率的旧工艺;同时生产的环戊酮可用于开发戊内酰胺、PA5等高价值产品。在环戊基苯氧化-酸解制备苯酚和环戊酮反应过程中,环戊基苯原料的品质直接影响着苯酚和环戊酮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目前,环戊基苯的主流生产方案是以苯和环戊烯为原料催化烷基化合成。该方法存在单取代环戊基苯选择性不高,多取代环戊基苯以及其他重组分副产物含量偏高,环戊基苯纯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工业上亟需开发一种反应选择性高、分离、精制收率高的环戊基苯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环戊基苯制备方法的工艺,通过该工艺制备环戊基苯,具有选择性高,收率高,连续性强等优点,且一次反应中未反应完的原料可经过回收,循环利用,从而节约成本,符合绿色化工理念。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戊基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环戊烯和苯进行烷基化催化反应,烷基化反应产物依次经过分馏和精馏得到环戊基苯,精馏所得重组分经过脱重回收多取代环戊基苯组分,所述多取代环戊基苯组分与苯进行转位烃化催化反应,转位烃化催化反应产物并入烷基化反应产物进入分馏和精馏过程。
本发明提供的环戊烯和苯经催化烷基化的方法,通过控制反应的温度、压力、空速等条件,得到选择性大于92%单取代环戊基苯;反应产物依次经分离提纯的脱轻I塔、脱苯塔、脱轻II塔、环戊基苯精制塔得到纯环戊基苯;脱重塔分离多取代环戊基苯经转位烃化反应产物回到塔系统分离精制,提高环戊基苯收率。苯回收作为原料循环用。该方法具有反应产物选择性高和收率高;是一套连续生产环戊基苯的工业化方法。
作为一项优选的方案,所述烷基化催化反应过程中环戊烯与所述苯的质量比为1:10~1:3。
作为一项优选的方案,所述烷基化催化反应在烷基化反应器内进行,烷基催化化反应条件为体积空速为0.5~5h-1,反应温度为120~220℃,反应压力为0.5~4.0MPa。
作为一项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烷基化催化反应中环戊烯与苯的质量比为1:10~1:3,体积空速为1~4h-1,反应温度为160~200℃,反应压力为1.5~3Mpa。
作为一项优选的方案,所述烷基化催化反应采用的催化剂为Y型沸石分子筛、多级孔β型沸石分子筛、MCM-41条状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3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感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端到端模型的爬坡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