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建筑测绘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0626.X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苏敏;赵德良;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G01B11/24;G01W1/02;G06T17/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耿鹏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遥感 建筑 测绘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建筑测绘方法及系统,属于建筑测绘领域,包括获取当前待测绘建筑物所在目标区域范围的建筑物信息,所述建筑物信息为建筑物的外形轮廓尺寸信息以及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基于目标区域范围的建筑物信息建立建筑物空间模型图;根据所述建筑物空间模型图计算出各个时间点的投影面积,得到第一阴影面积;基于所述第一阴影面积计算出落在所述待测绘建筑物的投影面积,得到第二阴影面积;根据所述第二阴影面积选取出待测绘建筑物各个区域的最佳测绘时间段。本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了测绘的效率,而且能够根据建筑物上的墙体设施进行识别,当墙体设施为一些光滑的玻璃面时,能够有效地选择出测绘点,保证了测绘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测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建筑测绘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测绘行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基于我国科学技术极速进步之下,同时也给我国工程测绘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因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诸多优势,将其应用在工程测绘行业内,不仅能够更好的完成建模、数据集以及处理等工作,而且还能极大的提高测绘人员的工作效率。从目前情况来看,工程领域内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未来必将成为工程测绘行业的领军技术。除此之外,无人机还带有先进的三维模型效果,对录入的信息进行辨识,建模,可以使最终呈现出来的测绘影像具有非常高的辨别度和清晰度,可以快速的帮助工程师测绘图像,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无人遥感技术的像控点精度比较高,可以将测绘中一些死角,较为隐蔽的地方测绘出来,从而提高测绘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并为工程奠定有效的基础。
虽然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还是具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拍摄图片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光线的影响、光照强度的影响,这就很容易导致测绘的效果差,使得需要测绘的次数增多,从而导致测绘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建筑测绘方法及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建筑测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待测绘建筑物所在目标区域范围的建筑物信息,所述建筑物信息为建筑物的外形轮廓尺寸信息以及建筑物的地理位置;
基于目标区域范围的建筑物信息建立建筑物空间模型图;
根据所述建筑物空间模型图计算出各个时间点的投影面积,得到第一阴影面积;
基于所述第一阴影面积计算出落在所述待测绘建筑物的投影面积,得到第二阴影面积;
根据所述第二阴影面积选取出待测绘建筑物各个区域的最佳测绘时间段。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建筑物空间模型图计算出各个时间段内的投影面积,得到第一阴影面积,具体包括:
获取建筑物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待测绘建筑物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关系从所述建筑物模型中提取出有效轮廓;
根据所述有效轮廓计算出各个时间点的投影面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阴影面积计算出落在所述待测绘建筑物的投影面积,得到第二阴影面积,具体包括:
获取待测绘建筑物的建筑图纸参数,并基于所述建筑图纸参数建立待测绘建筑物模型;
获取所述待测绘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将根据所述待测绘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将所述待测绘建筑物模型整合到建筑物空间模型图中,得到空间组合模型;
基于所述空间组合模型以及第一阴影面积得到第一阴影面积落在所述空间组合模型中的待测绘建筑物上的阴影面积,生成第二阴影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地质测绘院,未经山东省地质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0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应急储能电源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