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免疫激活功能的抗癌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9425.8 | 申请日: | 202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4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守华;黄科科;苏蕊;李晴;闫飞;吴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1/56;A61K47/34;A61K47/46;A61P35/00;B82Y5/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张可 |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免疫 激活 功能 抗癌 纳米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实体瘤及血液瘤的靶向性的甘草次酸的聚(D,L‑乳酸‑co‑乙醇酸)(PLGA)的纳米药物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U937细胞膜泡;2)合成甘草次酸‑PLGA载药纳米核;3)融合细胞膜囊泡与载药GA/PLGA纳米粒子,即得负载甘草次酸(GA)的细胞膜包被的聚(D,L‑乳酸‑co‑乙醇酸)的纳米药物(GCMNPs)。所述纳米药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良好的单分散性和稳定性。GA包封率高,从GCMNPs中释放GA的过程呈时间依赖性,其在肿瘤环境中快速释放,有利于缓解化疗期间的副作用。GCMNPs纳米药具有靶向肿瘤的能力,可以在相对较低的药物浓度下选择性地抑制实体瘤及血液瘤细胞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实体瘤和血液瘤的负载甘草次酸(GA)的细胞膜包被的聚(D,L-乳酸-co-乙醇酸)(PLGA)的纳米药物(GCMNPs)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新一代癌症治疗-靶向治疗,旨在干扰肿瘤生长中起关键作用的特定分子靶点。然而一段时间的靶向治疗通常会导致耐药性,例如编码蛋白质靶点的基因突变,导致癌症对某些小分子产生耐药性。免疫治疗,另一种有效且逐渐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大多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如PD1-PDL1轴)的治疗性抗体避免肿瘤细胞利用这些免疫检查点逃避免疫反应检测,并进一步诱导越来越多的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更持久的临床反应。虽然PD-1/PD-L1阻断疗法的临床成功率高于其他治疗方法,但是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需要打破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并将大多数患者从无反应者转变为有反应者。因此,免疫治疗急需应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增强PD-1/PD-L1对肿瘤的抑制能力。
甘草次酸(GA)是甘草的一种水解产物,已被证明具有抗炎、抗氧化、镇痛和祛痰的特性,并在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甘草次酸活性基团C-11处的羰基氧与肿瘤细胞线粒体呼吸链上的Fe/S中心相互作用产生过氧化氢,诱导芬顿反应发生,促进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
聚(D,L-乳酸-co-乙醇酸)(PLGA)是由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安全性方面,PLGA已被FDA批准用于临床,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载体。
超顺磁纳米Fe3O4于2009年被FDA批准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静脉注射。超顺磁纳米Fe3O4一直以来被用于血管和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甚至跟踪细胞。其释放的游离铁离子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会产生活性氧(ROS),导致氧化应激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内发生铁死亡。
但是,目前没有将甘草次酸(GA)作为有效成分以PLGA为载体制成靶向纳米药物并协同超顺磁纳米Fe3O4用于治疗实体瘤及血液瘤及证明其联合使用增强PD-L1检查点阻断的治疗效果,改善免疫治疗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中的空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实体瘤及血液瘤的靶向性的负载甘草次酸的仿生纳米药GCMNPs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GCMNPs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U937细胞膜泡;
2)合成GA/PLGA载药纳米核;
3)融合细胞膜囊泡与载药GA/PLGA纳米粒子,即得GCMNPs。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1)的操作步骤包括:取细胞用PBS洗涤,将细胞悬浮在低温低渗裂解缓冲液中,并用聚碳酸酯膜微挤出机挤出,所得细胞匀浆、离心,收集上清液,再离心,留上清液,再用超速离心机离心,所得为纯化的细胞膜,保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9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组件导水支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智能声光警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