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快速换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4553.3 | 申请日: | 202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居宏达;沈海航;田军昊;代兆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拓谦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S5/06 |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刘丹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动力电池 快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快速换电装置,涉及汽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伺服电机和第一电磁铁,装置主体的两侧均连接有两个导向杆,四个导向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柜体,两个柜体的内部均设置有更换组件,两个柜体和装置主体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万向轮。本发明通过电缸、旋转电机、第二弹簧、旋转轴、套筒扳手、延伸杆、导向条和转盘,电缸启动后输出端驱动联动架上移,从而使套筒扳手与蓄电池防护板上的螺栓连接,同时由于套筒扳手顶部的直径比底部的直径大从而便于对将套筒扳手套在螺栓上,避免螺栓与套筒扳手之间位置有一些偏差导致套筒扳手无法套住螺栓现象发生,方便快速将螺栓取下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快速换电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在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时间更久更为成熟、同时原理和制造更加简单,因此现在新能源汽车普遍为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主要是采用可重复充放电的蓄电池作为能量源,而蓄电池使用过久后会老化导致续航能力缩短,因此每隔几年都需要对蓄电池进行更换。
而现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蓄电池更换主要是通过人工手动更换,而蓄电池通常分布于车辆的底部,因此需要起重设备将车辆抬起再由工作人员站在车底对螺栓拆卸,或是工作人员直接钻入车底对螺栓拆卸,两种方法均需要工作人员位于车辆底部,危险性较高工作人员的衣服和皮肤容易被剐蹭造成损伤,使用较为不便,且蓄电池的体积通常较大同时重量较重,导致在搬运、拆卸和安装蓄电池时较为耗时耗力,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快速换电装置,以解决不便于快速对螺栓拆装和拆装,搬运蓄电池时较为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快速换电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伺服电机和第一电磁铁,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均连接有两个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柜体,两个所述柜体的内部均设置有更换组件,两个所述柜体和装置主体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万向轮,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拆装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装组件通过旋转电机启动后输出端通过旋转轴和延伸杆驱动套筒扳手旋转从而将蓄电池防护板上的螺栓拧下,同时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使四个套筒扳手同步旋转以便于将四个螺栓全部拧下,更换组件通过另一个伺服电机启动后输出端驱动滚珠丝杆旋转从而使另一个支撑架携带新的蓄电池向装置主体方向移动,之后另一个第一电磁铁关闭且第二电磁铁开启从而使新的蓄电池固定在防护板上,之后只需通过拆装组件便可将蓄电池装回。
进一步的,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装置主体内部下方的两个电缸,两个所述电缸的输出端均连接有联动架,所述联动架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和联动架的内部分别连接有四个旋转轴,四个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分别套接有六个同步轮,六个所述同步轮之间分别连接有三个同步带,四个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均贯穿有延伸杆,四个所述延伸杆的外表面均连接有导向条,四个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均连接有套筒扳手,四个所述延伸杆的外表面均连接有转盘,四个所述转盘的底部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联动架的顶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通过支撑座连接有第二电磁铁,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缸启动后输出端驱动联动架上移,从而使套筒扳手与蓄电池防护板上的螺栓连接,同时由于套筒扳手顶部的直径比底部的直径大从而便于对将套筒扳手套在螺栓上,避免螺栓与套筒扳手之间位置有一些偏差导致套筒扳手无法套住螺栓现象发生,旋转电机启动后输出端通过旋转轴和延伸杆驱动套筒扳手旋转从而将蓄电池防护板上的螺栓拧下,同时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使四个套筒扳手同步旋转以便于将四个螺栓全部拧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拓谦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拓谦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