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聚集迁飞行为的应用及蝗虫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34362.7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高书晶;韩海斌;郭娜;闫峰;孙彦楠;王玲玲;张国英;高海燕;杨旭兵;牛文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9 | 分类号: | C12N15/89;C12N15/113;C12N15/53;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hn 基因 调控 亚洲 小车 聚集 飞行 应用 蝗虫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聚集迁飞行为的应用及蝗虫治理方法,本发明发现了一种调控亚洲小车蝗发生型变的关键基因Hn,应用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的表型可塑性,利用Hn基因转录调控抑制亚洲小车蝗表型由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本发明利用Hn基因设计双链RNA对亚洲小车蝗进行注射,显著降低亚洲小车蝗发生型变的比例,从而有效阻止亚洲小车蝗群居个体的形成和蝗群的暴发。本发明调控亚洲小车蝗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Hn,将亚洲小车蝗的表型由绿色居留型体色转变为褐色迁飞型体色。本发明通过注射双链RNA片段抑制居留型亚洲小车蝗向迁飞型转变,降低亚洲小车蝗暴发为害的机率,达到有效控制蝗虫暴发为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草原害虫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聚集迁飞行为的应用及蝗虫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亚洲小车蝗是一种重要的草原经济害虫,亚洲小车蝗广泛分布于北方草原地区,主要取食为害禾本科牧草和禾本科作物,对北方草原地区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威胁到农牧业生产,亚洲小车蝗为害的禾本科牧草如羊草、针茅和糙隐子草等,为害的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和高粱等。现有技术中比较传统高效的针对亚洲小车蝗的害虫防治方法通常都是通过使用化学农药来实现,化学农药的使用将导致环境受到污染,而且大量的农药残留会危害人畜健康。此外,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方法防治害虫会增强昆虫的抗药性,一方面阻碍了害虫的有效防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可持续的害虫防治技术急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聚集迁飞行为的应用及蝗虫治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聚集迁飞行为的应用,该应用发现了一种调控亚洲小车蝗发生型变的关键基因Hn,应用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的表型可塑性,利用Hn基因的转录调控抑制亚洲小车蝗表型由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
H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该应用设计出一种亚洲小车蝗Hn基因的有效干扰序列,Hn基因有效干扰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聚集迁飞行为的蝗虫治理方法,该蝗虫治理方法利用Hn基因设计双链RNA对亚洲小车蝗进行注射,显著降低亚洲小车蝗发生型变的比例,从而有效阻止亚洲小车蝗群居个体的形成和蝗群的暴发;
Hn基因双链RNA片段的qPCR引物序列Hn-3F和Hn-3R的引物序列如下:
Hn-1F 5’ATGGACGATTCGCAGGTTATG 3’;
Hn-1R 5’GCTTTGGTATGGTACAAATCAGGA 3’;
Hn-2F 5’TAATACGACTCACTATAGGGCTGGCAGGGTTGGCTTTC 3’;
Hn-2R 5’TAATACGACTCACTATAGGGTGACCATCTTGACGGCACA 3’;
Hn-3F 5’TCCCACTTCTCATTGAAAACTG 3’;
Hn-3R 5’GAAGTCCCGTGATGACAGAAG 3’。
本发明蝗虫治理方法通过人为注射Hn基因的双链RNA,有效抑制亚洲小车蝗由居留型向迁飞型转变,阻碍迁飞型群体的形成,从而有效防止亚洲小车蝗的暴发为害。
本发明蝗虫治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