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n基因调控亚洲小车蝗聚集迁飞行为的应用及蝗虫治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34362.7 | 申请日: | 202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高书晶;韩海斌;郭娜;闫峰;孙彦楠;王玲玲;张国英;高海燕;杨旭兵;牛文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89 | 分类号: | C12N15/89;C12N15/113;C12N15/53;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hn 基因 调控 亚洲 小车 聚集 飞行 应用 蝗虫 治理 方法 | ||
1.一种抑制亚洲小车蝗表型由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抑制Hn基因表达,所述H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亚洲小车蝗表型由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设计出一种亚洲小车蝗Hn基因的有效干扰序列,抑制Hn表达,所述Hn基因有效干扰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亚洲小车蝗表型由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Hn基因设计双链RNA对亚洲小车蝗进行注射,显著降低亚洲小车蝗发生型变的比例,从而有效阻止亚洲小车蝗群居个体的形成和蝗群的暴发;
Hn基因双链RNA片段的引物序列如下:
Hn-2F 5’TAATACGACTCACTATAGGGCTGGCAGGGTTGGCTTTC 3’;
Hn-2R 5’TAATACGACTCACTATAGGGTGACCATCTTGACGGCACA 3’。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抑制亚洲小车蝗表型由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人为注射Hn基因的双链RNA,有效抑制亚洲小车蝗由居留型向迁飞型转变,阻碍迁飞型群体的形成,从而有效防止亚洲小车蝗的暴发为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3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