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网传数据监控在用车辆NOx 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34210.7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8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裴毅强;吴春玲;刘春涛;施泰峰;张帆;王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于德江;江洁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数据 监控 车辆 no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网传数据监控在用车辆NOx排放的数据处理方法,涉及车辆尾气检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车载尾气检测设备采集的车辆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并计算非直接上传数据,得到预处理数据;根据停车时长以及车速对预处理数据进行切割;以数据片段时长阈值点为切割点对预处理数据片段进行切割,得到切割后数据片段;剔除相邻点水温不连续以及车辆载荷超出车载阈值的片段;根据车速将有效数据片段进行标记并进行抽样,得到样本有效数据片段;当样本有效数据片段满足PEMS循环重构要求,将样本有效数据片段进行拼接,并计算拼接数据的NOx排放量,以上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快速识别出有效数据,并保证了NOx排放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尾气排放检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网传数据监控在用车辆NOx排放的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重型柴油机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排放测试流程也越来越复杂。柴油机的排放检测必须要经过发动机台架排放测试(GB 17691-2018)、整车转毂排放测试(GB/T27840-2011)和实车道路PEMS(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测试。然而,由于柴油机的排放控制系统无论是硬件布置,还是软件控制都十分复杂,即使新车排放检测合格,车辆在长时间使用后仍存在很高的超排放风险。2018年8月发布GB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对柴油车远程监控平台提出明确要求,从6b阶段开始,生产企业应保证车辆在全寿命期内,要求进行排放数据发送,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生产企业进行接收。通过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清理和处理,建立车型PEMS重构方法和排放评估模型,可以实现售后车辆的NOx排放检测,解决在用重型柴油车NOx排放监管、抽测不方便的问题。由于发动机起动后,数据就开始上传,因此,数据库不仅数据量大,而且存在大量的无效数据。因此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快速识别出有效数据,并进而给出了PEMS循环重构方法,使重构的PEMS循环逼近实际PEMS循环,保证了NOx排放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公开了一种利用网传数据监控在用车辆NOx排放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快速识别出有效数据,并进而给出了PEMS循环重构方法,使重构的PEMS循环逼近实际PEMS循环,保证了NOx排放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利用网传数据监控在用车辆NOx排放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车载尾气检测设备采集的车辆数据;
S2,根据车辆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并计算非直接上传数据,得到预处理数据;
S3,根据停车时长以及车速对预处理数据进行切割,得到预处理数据片段;
S4,当预处理数据片段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以阈值点为切割点对预处理数据片段进行切割,得到切割后数据片段;
S5,剔除切割后数据片段中相邻点水温或者SCR温度不连续以及车辆载荷超出车载阈值的片段,得到有效数据片段;
S6,根据片段内车速将有效数据片段进行标记,得到带有不同路况标记的有效数据片段;
S7,将带有不同路况标记的有效数据片段进行抽样,得到样本有效数据片段;
S8,判断样本有效数据片段是否满足PEMS循环重构要求,当样本有效数据片段满足PEMS循环重构要求,将样本有效数据片段进行拼接,并计算拼接数据的NOx排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