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679.1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春;辛振涛;齐德波;崔震;吴正阳;沈淳;田丽梅;刘燕;韩志武;任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1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排气 系统 喷雾 冷却 性能 方法 | ||
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的方法,属于排气系统减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加热低温冷却介质,提高冷却介质到达雾化喷头时的温度,进而提高雾化液滴进入高温气流时的初始温度,促进液滴蒸发和排气温度降低,从而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排气管内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脊微结构,使排气管内表面具有超疏水效应,促进撞击到排气管内表面上的液滴弹离表面,可提高喷雾冷却减阻效果;采用具有最佳减阻效果的雾化喷头布置方式,雾化喷头周向环布斜喷,进一步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排气系统减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排气系统作为发动机重要附件,对发动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排气系统排气阻力过大将导致泵气损失增加、机械效率降低、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以及燃油经济形恶化;降低排气系统排气阻力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改善扭矩特性和尾气排放。
排气系统减阻技术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排气系统减阻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变排气管结构、形状、长度,排气管内表面设计微结构等;然而上述减阻技术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气阻力,无法满足特种军用车辆大幅度减阻的需求。
喷雾冷却减阻作为一种新型减阻方式具有优秀的减阻潜力,可用于特种军用车辆排气系统减阻,然而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研究较少,高温气流中雾化液滴不能充分利用、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有限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针对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有限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冷却介质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进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在重型两栖装甲车辆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排气管高温壁面加热低温冷却介质,提高冷却介质到达雾化喷头时的温度,进而提高雾化液滴进入高温气流时的初始温度,从而促进液滴的蒸发和排气温度的降低,提高喷雾冷却减阻性能;排气管内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脊微结构,采用喷涂方式构筑超疏水涂层,使排气管内表面具有超疏水效应,促进撞击到排气管壁上的液滴弹离排气管内表面;采用具有最佳减阻效果的雾化喷头布置方式,雾化喷头周向环布斜喷,来进一步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
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排气管内表面加工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脊微结构,脊微结构的脊宽度为30-40μm,高度为50-60μm;以纳米二氧化硅和硅树脂作为原料,采用喷涂方式构筑超疏水涂层,使表面具有超疏水效应,使撞击到排气管内表面上的液滴快速弹离表面;
2.排气管表面加工3个沿周向均匀分布、轴线方向与气流方向成45°夹角的螺纹孔,雾化喷头与排气管通过螺纹孔连接,实现雾化喷头环布斜喷;
3.利用高压水泵对冷却介质进行加压,获得水压为35-40bar的高压水流;
4.加热管路表面和排气管外表面均匀涂抹导热硅脂,同时使用夹紧装置使两者紧密贴合,减小加热管路与排气管之间的热阻;
5.高压水流通过加热管路,低温冷却介质通过对流换热方式吸收大量热量,冷却介质被加热至60-90℃;
6.雾化喷头雾化高温冷却介质,得到高温雾化液滴;
7.高温雾化液滴喷射进入高温气流,雾化液滴相变蒸发吸收大量热量,快速冷却高温排气,降低排气系统排气阻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提高雾化液滴进入高温气流时的初始温度,排气管内表面加工脊微结构以及合理布置雾化喷头,可以显著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和冷却介质的利用率,可以有效解决重型装甲车辆排气系统排气阻力过大问题,因此,该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以及军事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未经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