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翻式的充电接口结构、装置及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27620.9 | 申请日: | 202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0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辉;戴乐宏;袁东;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2D25/2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何伟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翻式 充电 接口 结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翻式的充电接口结构、装置及汽车,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结构技术领域,所述充电接口结构包括:固定支座、充电盖和驱动件,所述固定支座固设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的车身钣金凹槽内;所述充电盖与所述固定支座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外向内翻转至车身钣金凹槽内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内向外翻转以关闭充电接口。本发明汽车内翻式的充电接口结构,将充电盖的外开方式转变为内开翻转的方式,充电接口开启后能将所述充电盖隐藏在车身钣金凹槽内,不会向外而占用外部空间,不存在所述充电盖磕碰车外物件的问题,又能美化外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翻式的充电接口结构、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车载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机将车载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现有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由于能量低,充电速度慢,寿命短,逐渐被其他蓄电池所取代,正在发展的电源主要有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等。
目前,对于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源充电接口结构多为充电盖外翻设计,外翻的充电盖在不注意时容易磕碰车外物件,其不仅会使得充电盖受到损伤,并且也影响外观感知,在充电枪充插拔过程中有阻碍充电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充电接口结构的进行改进,以避免现有外翻充电盖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内翻式的充电接口结构、装置及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充电接口开启后充电盖会在车身外部,存在磕碰车外物件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内翻式的充电接口结构,包括:
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设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的车身钣金凹槽内;
充电盖,所述充电盖与所述固定支座活动连接;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外向内翻转至车身钣金凹槽内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内向外翻转以关闭充电接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设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的车身钣金凹槽的侧壁上;
所述充电接口结构还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一从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盖上端铰接,所述第一从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盖下端铰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对称固设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的车身钣金凹槽的另一侧壁上;
所述充电接口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相同尺寸的第二驱动杆和与所述第一从动杆相同尺寸的第二从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充电盖铰接、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从动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充电盖铰接、且与所述第一从动杆对称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从动杆和所述第二从动杆均为呈预设弧形的杆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四角均设有安装通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杆铰接,所述电动伸缩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铰接;
当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杆伸出时,所述电动伸缩缸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内向外翻转以关闭充电接口;
当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杆缩回时,所述电动伸缩缸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外向内翻转以开启充电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7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