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模具、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5614.X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华;付超;任志恒;张海峰;杨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B22D33/04;B22D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露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模具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铸造模具、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属于铸造领域。铸造模具内设有作业腔道,作业腔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型腔、流道、储液腔和挤压进液通道,挤压进液通道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且远离储液腔的一端贯穿铸造模具的预设表面。铸造模具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并排的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垂直;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抵接配合的表面为分型面,作业腔道中每个腔道的一部分开设于第一分模的分型面,且剩余部分开设于第二分模的分型面。铸造装置包括该铸造模具,铸造方法采用该铸造装置进行,能实现挤压铸造的同时,能提高铸件尺寸的精度,还能改善卷气和夹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铸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铸造模具、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由于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等原因,是铸造中常见的工艺。但是,砂型铸造易出现缩孔缩松、夹砂等缺陷,表面质量差,且产品性能一致性差。
固态锻造使固态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有利于改善铸造产品的质量。但是,固态锻造存在成型困难、废品率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挤压铸造的方式。在挤压铸造模具中进行挤压铸造时,金属液体在进行凝固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加压处理,使整个工件快速凝固。但是,目前的挤压铸造工艺中,铸件尺寸的精度通常较差,还容易出现卷气和夹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模具、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能实现挤压铸造的同时,能提高铸件尺寸的精度,还能改善卷气和夹杂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铸造模具,铸造模具内设有作业腔道,作业腔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型腔、流道、储液腔和挤压进液通道,挤压进液通道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且远离储液腔的一端贯穿铸造模具的预设表面;铸造模具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并排的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垂直;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抵接配合的表面为分型面,作业腔道中每个腔道的一部分开设于第一分模的分型面,且剩余部分开设于第二分模的分型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铸造装置,包括:铸造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铸造模具、驱动锁模件和上压头;第二分模连接于铸造台;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第一分模可滑动地连接于铸造台,并具有与第二分模抵接配合的合模位置和与第二分模相互分离的开模位置;驱动锁模件连接于铸造台;驱动锁模件与第二分模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分模在合模位置和开模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上压头可活动地穿设于挤压进液通道并伸入储液腔。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铸造方法,采用第二方面提供的铸造装置进行,包括:使第一分模位于合模位置;通过挤压进液通道向储液腔内加入铸造液;挤压储液腔内的铸造液,使得铸造液通过流道流入型腔进行成型;成型完成后使第一分模运动至开模位置。
本申请提供的铸造模具、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有益效果包括:
挤压进液通道的一端贯穿铸造模具且另一端与储液腔,用于向储液腔内加入铸造液,还用于上压头伸入储液腔将铸造液通过流道挤压进入型腔进行成型。铸造液通过流道挤压进入型腔时,挤入的铸造液能够对型腔内产生挤压作用,从而能够实现挤压铸造。
同时,上压头的挤压作用通过转换为铸造液的动能间接传递至型腔,上压头不用伸入型腔中,型腔能实现铸造液的精确定量,能提高铸件尺寸的精度。另外,将铸造液通过流道挤压进入型腔的进液方式,进液速度较慢,能有效避免涂料和氧化皮等夹杂进入型腔,还能有效降低卷入气体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铸造模具的轴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5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