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23655.5 | 申请日: | 202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4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雯璐;敬加强;曾霜;罗金华;郑天伦;陈虹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油气 循环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9),高压反应釜(9)内含有搅拌桨(20)和冷指(15),冷指(15)与冷浴恒温水浴槽(6)相连,冷浴恒温水浴槽(6)用于控制冷指(15)温度,搅拌桨(20)与能够驱动搅拌桨(20)转动的驱动装置(7)相连,所述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还包括用于高压反应釜内流体外循环系统,该系统由离心泵(5)和储液罐(4)组成,所述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还包括能够在高压条件下取样的取样及可视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冷指(15)为U形管状结构,U型管内(14)与冷浴恒温水浴槽(6)相连,冷浴恒温水浴槽(6)能够控制U形管内循环水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冷指(15)固定于高压反应釜(9)上部,冷指(15)的轴线与高压反应釜(9)及搅拌桨(21)的轴线重合,冷指(15)的下端高于高压反应釜(9)下端,搅拌桨(20)位于冷指(15)下端的正上方,高压反应釜侧壁含有循环水套(17),该循环水套与连接热浴恒温水浴槽(1)相连,热浴恒温水浴槽(1)相连能够控制该循环水套(17)内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样管(12)、阀门(24)、取样装置(10)和阀门(16),取样管(12)一端位于高压反应釜内部,另一端与阀门(24)相连,取样装置(10)具有一定容积且能够承受反应釜内部高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样系统包括可视窗(11),该可视窗(11)由两片上下叠置的耐压玻璃片组成,该两块耐压玻璃片四周密封连接而中间存在间隙,可视窗(11)一端与阀门(16)相连,另一端与阀门(27)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视窗(11)可置于偏光显微镜的载物台,可视窗(11)内温度可由偏光显微镜的载物台的温控系统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反应釜(9)连接有能够检测反应釜(9)内部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5)和能够检测反应釜(9)内部流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反应釜内流体外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向高压反应釜注入流体的进液管(13)、用于由高压反应釜排出流体的排液管(22)、用于流体储存的储液罐(4)以及用于泵送流体的离心泵(5),其中储液罐(4)能够承受反应釜内高压,且其容积远大于高压釜容积,以消除冷指蜡沉积部分对循环含蜡油蜡含量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向高压反应釜注入的高压气体的储气罐(2),储气罐(2)通过高压管线于高压反应釜(9)相连,该高压管线上设有流量检测系统(3)、流量控制阀(26)、温度传感器(30)及压力传感器(29)。
10.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方法使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装置,该一种高压油气循环冷指实验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步骤1、向高压反应釜注入含蜡原油和高压气体;
步骤2、打开驱动机构,在搅拌桨的搅拌下生成油气混合物;
步骤3、按照实验要求设定搅拌速率,开启离心泵并设置转速,进行动态高压下的油气混合循环蜡沉积冷指实验,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不间断对流体样品取样,观察蜡晶状态;
步骤5、在该动态高压的油气混合物蜡沉积冷指实验完成后,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泄压,打开反应釜,取出冷指,对沉积在冷指表面的沉积物厚度、含蜡量等性质进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6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运动模态机器人
- 下一篇:基于模型驱动的多核DSP自动存储分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