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18876.3 | 申请日: | 2022-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0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山;张志业;袁景华;吴俊虎;许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25/238 | 分类号: | C01B25/238;C01F11/46;C01B21/38;C05B11/08;C01B25/26;C01B25/28;C01B25/37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廖文丽;武森涛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 湿法 磷酸 综合利用 方法 | ||
1.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
a.先将硝酸法湿法磷酸与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A和固体A;
b.将所述滤液A蒸发50~70%的氮,再加入硫酸,在50~80℃反应完全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B和固体B;
c.将所述滤液B蒸发剩余的氮,得到溶液C;
其中,a步骤所述硫酸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70~100%,b步骤所述硫酸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0~30%。
2.根据权1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d.将所述溶液C脱硫得到溶液D;所述脱硫优选为采用碳酸钡进行脱硫,碳酸钡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0~105%,脱硫的反应温度为50~80℃;溶液D中的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优选45%以上。
3.根据权1或2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固体A用水进行洗涤,得到洗涤液和硫酸钙;优选将所述洗涤液返回用于配置硫酸溶液。
4.根据权1或2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固体B作为肥料添加剂。
5.根据权3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的水与待洗涤的固体的质量比为1.0~3.0:1。
6.根据权3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钙纯度93%以上;优选硫酸钙纯度95%以上。
7.根据权1或2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b步骤和c步骤蒸发的气体吸收后得到硝酸溶液;b步骤所述蒸发的温度优选为50~100℃压力优选为10~100kPa;c步骤所述蒸发的温度优选为50~100℃压力优选为10~100kPa;a步骤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40~90℃,更优选50~80℃。
8.根据权1或2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e.将所述溶液C或D用碱中和,经浓缩干燥后得到磷肥或经固液分离、净化除杂和干燥后得到精细磷酸盐;
优选e步骤所述碱为KOH、K2CO3、KHCO3、NaHCO3、NaOH、氨气、液氨、铁、铝、锌、锰、钒、钴、镍或锆的碱或盐或氧化物。
9.根据权8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氨气或液氨进行中和时,将氨气或液氨通入溶液D,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白肥和滤液E,将滤液E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得到工业级磷酸二氢铵和农业级磷酸二氢铵;
所述中和的温度优选为60~70℃,pH4.2~4.5,反应时间为60~90min;滤液E蒸发浓缩优选为浓缩至比重为1.36~1.41mg/L;冷却结晶的温度优选为32~36℃。
10.根据权9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滤液E在60~80℃通入氨气调节pH到7.5~8,固液分离得到滤液F;将所述滤液F用硫酸调pH到2.0以下,在60~80℃下将溶液F中磷酸与硫酸亚铁、硫酸、双氧水以摩尔比1:2:1.05:1.2混合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加氨水调节pH到2.0,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即得磷酸铁。
11.根据权8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KOH或K2CO3进行中和时,所述中和的温度为60~80℃,pH4~5;中和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白肥和滤液E,将滤液E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得到工业级磷酸二氢钾。
12.根据权1或2所述的硝酸法湿法磷酸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所述蒸发前,还在滤液B中添加了助剂;所述助剂优选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高级脂肪酸、吐温、亚甲基双萘磺酸钠、萘磺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8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