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漏电流延时单元的振荡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8713.5 | 申请日: | 202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4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定鑫;余凯;李思臻;章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3K3/011 | 分类号: | H03K3/011;H03K3/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焦伟丽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漏电 延时 单元 振荡器 | ||
一种基于漏电流延时单元的振荡器,包括漏电流延时单元、反相器INV1、反相器INV2、反相器INV3、反相器INV4、传输门TG1和传输门TG2;所述漏电流延时单元包括漏电流延时单元LDU1和漏电流延时单元LDU2,且漏电流延时单元LDU1和漏电流延时单元LDU2都包括有同相输入端VIN、反相输入端VINB、同相输出端VOUT和反相输出端VOUTB;漏电流延时单元LDU1的同相输入端VIN和漏电流延时单元LDU2的反相输入端VINB分别连接于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与反相器INV4的输入端之间,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与反相器INV4的输入端之间通过导线向外输出电压CLK以作为所述振荡器的输出时钟信号。消除了漏电流延时单元不完全重置的情况,简化了振荡器的前端设计,漏电流延时单元削弱了电源电压对输出时钟信号占空比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物联网领域的振荡器,尤其是一种基于漏电流延时单元的振荡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的一种形式是以智能节点为基础,实现任何物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智能节点通常被实现为片上系统,可以采用光伏、压电、热电和射频作为能量源,内部包含电荷泵能量采集器和负载。
电荷泵能量采集器由电荷泵、振荡器等模块构成,电荷泵的功能是能量采集,振荡器的功能是为电荷泵及其他模块提供时钟信号。出于高效能量采集的考虑,应当尽可能降低振荡器的功耗,此外,电荷泵时钟信号的占空比需要稳定在50%,偏离过度会减小电荷泵的输入功率。负载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无线收发器等。
现有文献(X.Liu and E.Sanchez-Sinencio.A switched capacitor energyharvester based on a single-cycle criterion for MPPT to eliminate storagecapacitor[J].IEEE Trans.Circuits Systems I,2018,69(2):793-803)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漏电流延时单元的振荡器,其电路如图1所示,LDU1、LDU2为漏电流延时单元,符号中VIN为同相输入端,VINB为反相输入端,VOUT为同相输出端,VOUTB为反相输出端,INV1、INV2为反相器,符号左侧为输入端,右侧为输出端,VIN1为LDU1同相输入电压,VIN1B为LDU1反相输入电压,CLK为同相时钟信号,同时也作为现有文献振荡器输出时钟信号,CLKB为反相时钟信号,VOUT2为LDU2同相输电压,VOUT2B为LDU2反相输出电压。漏电流延时单元电路如图2所示,NM1、NM2、NM3、NM4、NM5为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PM1、PM2、PM3为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VDD为电源端。
现有文献中振荡器工作时,LDU分为重置和放电两个状态,振荡器的工作步骤如下:
步骤1:当VIN1、VIN1B变为高电平、低电平,LDU1进入重置状态,CLKB、CLK变为高电平、低电平;
步骤2:LDU2进入重置状态,VOUT2B、VOUT2变为高电平、低电平;
步骤3:VIN1、VIN1B变为低电平、高电平,LDU1进入放电状态;
步骤4:当LDU1中PM3栅源电压下降至开启LDU1中PM3,CLKB、CLK变为低电平、高电平,LDU2进入放电状态;
步骤5:当LDU2中PM3栅源电压下降至开启LDU2中PM3,VOUT2B、VOUT2变为低电平、高电平,振荡器重返步骤1。
由于采用漏电流延时单元,现有文献中振荡器具有低功耗的特性,但LDU1的重置状态是瞬间的,LDU1存在不完全重置的情况,导致振荡器前端设计过程时钟信号占空比难以控制。另外,LDU中PM3的源极接电源端VDD,导致电源电压的波动对输出时钟信号占空比产生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7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