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检测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6312.6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鼎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G01C11/02;G06F30/13;B08B1/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杜昊燃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桥梁 检测 信息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桥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检测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如下所示:S1:选定需要检测的桥梁,然后利用检测装置进行高空摄像采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进行输入进入BIM平台内,通过BIM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处理,得到模型A;S2:然后将检测桥梁的原始建筑数据输入进入BIM平台进行,通过BIM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处理,得到模型B;S3:将模型A和模型B进行重合对比处理,能够快速得到现有桥梁和原始桥梁的不同的数据,方便进行后续的桥梁维护和处理;以解决现有桥梁模型一般只是现有数据的桥梁模型,不能快速的通过桥梁模型找出桥梁的负载位置,影响后续的维修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检测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结在使用期间,外界环境腐蚀、材料老化、动静力荷载长期效应、疲劳效应以及突变效应等不利因素的耦合作用,都将导致结构损伤累积和抗力衰减,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引发灾难性事故,为此需要桥梁的运营管理进行检测桥梁的使用状态,避免出现灾难性事故。
现有技术中,BIM的桥梁检测信息管理能够检测桥梁的运行状态,但是现有桥梁模型一般只是现有数据的桥梁模型,不能快速的通过桥梁模型找出桥梁的负载位置,影响后续的维修效率;的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检测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检测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如下所示:
S1:选定需要检测的桥梁,然后利用检测装置进行高空摄像采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进行输入进入BIM平台内,通过BIM 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处理,得到模型A;
S2:然后将检测桥梁的原始建筑数据输入进入BIM平台进行,通过BIM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处理,得到模型B;
S3:将模型A和模型B进行重合对比处理,能够快速得到现有桥梁和原始桥梁的不同的数据,方便进行后续的桥梁维护和处理;
工作时,能够通过对照模型,快速找出现有桥梁上的数据误差,方便对桥梁维修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检测摄像头;所述检测摄像头位于无人机本体底端上;所述检测摄像头为雷达探测和摄像头一体化装置;工作时,利用无人机本体方便对桥梁进行全面探测,通过检测摄像头为雷达探测和摄像头一体化设备,能够同时进行探测和采集图像数据,更加简单方便。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底端固接有一对关于检测摄像头对称分布的滑板;所述滑板内滑动连接有L形板;一对所述滑板的侧壁上固接有固定块;所述无人机本体底端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端部固接在L形板竖直板上;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无人机进行检测时,检测摄像头一直处于裸露状态,因无人机是处于高空状态,在检测摄像头未工作时会受到外界杂质的干扰,进而影响检测摄像头的工作状态,降低检测的准确性,为此本发明在工作时,在无人机本体进行工作时,需要通过电动伸缩杆地阿东L形板移动,进而解除对检测摄像头的遮盖保护,能够避免在不需要检测摄像头时,检测摄像头一直裸露的问题,且利用L形板、滑板和固定块能够将检测摄像头进行全面遮盖,提高对检测摄像头的保护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鼎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鼎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6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