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钻洞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1085.8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倪恒泰;杨驰野;谭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E21B7/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钻洞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钻洞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机械腿和螺旋钻。机械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机械腿活动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侧面上,机械腿用于带动机器人主体在海底移动。螺旋钻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底面上,螺旋钻用于在海底钻洞。本发明通过仿蟹的造型可以减小机器人在水下移动的阻力,使机器人可以较为快速稳定的在水下工作,而且在机器人主体的底部设置螺旋钻可以在海底较为松软的泥沙中钻洞,代替了人工钻洞的工作,大大提升了人工养殖珊瑚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底钻洞机器人。
背景技术
珊瑚被誉为海洋生命发动机和海底热带雨林,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海水污染、破坏性渔业等因素,全球范围珊瑚礁出现大面积衰退,这对维系海洋生态稳定提出巨大挑战。
为挽救我国南海的珊瑚礁生态,自2009年开始,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南海海底人工种植珊瑚。为了避免珊瑚苗被海流冲走,需在海底打入固定桩,以固定珊瑚浮床。但是海底作业不仅有较大阻力且海底环境也不够稳定,对潜水员体能和人身安全都是巨大挑战。
目前常规的水下作业设备,如中小型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无缆水下机器人)、ROV(Remote Operated Vehicle,遥控机器人)等均难以克服海底阻力并协助完成珊瑚种植作业,亟需一款能在海底进行钻洞作业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底钻洞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难以克服海底阻力并协助完成珊瑚种植作业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底钻洞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主体;
机械腿,机械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机械腿活动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侧面上,机械腿用于带动机器人主体在海底移动;
螺旋钻,螺旋钻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底面上,螺旋钻用于在海底钻洞。
本发明中的一种海底钻洞机器人,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仿蟹的造型可以减小机器人在水下移动的阻力,使机器人可以较为快速稳定的在水下工作,而且在机器人主体的底部设置螺旋钻可以在海底较为松软的泥沙中钻洞,代替了人工钻洞的工作,大大提升了人工养殖珊瑚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钻洞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钻洞机器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钻洞机器人的航行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钻洞机器人的机械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钻洞机器人的螺旋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钻洞机器人的钻洞状态示意图。
附图说明:1-机器人主体,2-水平推进单元,3-机械腿,301-传动齿轮,302-固定法兰,303-推力轴承,304-第一关节,305-固定单元,306-第二关节,4-主摄像头,5-螺旋钻,501-钻头,502-蜗轮蜗杆组,503-蜗杆外壳,504-减速齿轮组,505-转动电机,506-机架,507-电机外壳,508-钻机电机,509-连接法兰,510-转轴,6-竖直推进单元,7-副摄像头,8-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1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