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度不达标剪力墙加固支撑置换混凝土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8221.8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5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望喜;蔡向东;叶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8;E04G11/08;E04G21/02;E04G21/12;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达标 剪力 加固 支撑 置换 混凝土 新方法 | ||
一种强度不达标剪力墙加固支撑置换混凝土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国家生命线工程中的各个领域。其特征是: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解决了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类问题导致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及其中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而且充分考虑在墙体置换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类局部构件失稳,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同时,避免了建筑的整体安全性缺失。同时通过对施工的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的流程,缩短了置换的工期,增强了经济的适用性。不仅如此,在该施工过程中,简化了繁杂的施工工艺,简单便捷,进一步缩短施工工期。改良后的置换方案,安全可靠,施工便捷,工期简短,经济适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度不达标剪力墙加固支撑置换混凝土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作为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构件之一,关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一旦剪力墙出现问题却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国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在现有的建筑施工中,已建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工程施工被迫停止。由停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建筑体的性能不确定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高层结构建筑中,此类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国内置换墙体的方法冗杂,在拆除墙体的时候安置各种支撑来承受上部建筑结构带来的竖向高轴压力。出于安全的考虑,对于待置换的墙面要进行分段拆除,不能一次性拆除,再加上支撑的安装和拆除,这样大大增加了施工工期。除此之外,在置换过程中,很多置换手段使得承载主角由剪力墙转向增设的承重柱,但上部荷载作用下楼板的承载性能欠缺考虑,再加上对高轴压支撑的使用,加剧了施工安全隐患。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强度不达标剪力墙加固支撑置换混凝土的新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强度不达标剪力墙加固支撑置换混凝土的新方法,其步骤:
(1)首先在待置换墙体的上部选取一定高度h(墙厚b的3倍)的墙,选用两块合适的钢板1(尺寸:L×h×t1),并对钢板相应的位置开孔,后用建筑结构胶将其与剪力墙2两侧表面混凝土紧密粘接,粘接完成后使用摩擦型螺栓3连接,达到增强刚度和强度的目的,形成承重梁4。
(2)建筑结构胶完全固化后,在待置换墙体的两端边界拆除长为2b+200mm的墙体,高度至承重梁4的梁底,并且上下端需预留一定长度的原钢筋;在拆除墙体底部用混凝土浇筑两个尺寸为(2b+200)×(2b+200)×50mm(长×宽×高)的承台5。
(3)待承台5凝固后,将箱型钢管6(尺寸:2b×2b×t2)用普通螺栓7固定到承台5,在上端用两个U型钢板8分别在承重梁4左右两边结合螺栓与上层楼板、箱型钢管6和承重梁4连接,使其形成整体。
(4)在两个箱型钢管上部的楼板上,剪力墙左右两侧各打上一个100mm边长的方形孔9,一个用于细石混凝土浇筑,另一个用于排气,随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待拆除剪力墙两侧形成承重钢管混凝土柱10。
(5)待承重柱混凝土投入工作,除预留钢筋部位的墙体使用水切割大面积拆除,随后对上下预留钢筋部位的局部混凝土采用机械破碎,以避免预留钢筋破坏严重,新钢筋12与原钢筋11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2la。
(6)制作墙体的浇筑模板13,在上层楼板一侧每间隔1.5m设置一个100mm×100mm的浇筑孔14,用于细石混凝土的浇筑。另一侧模板不封死,用于浇筑时排气。
(7)待混凝土投入工作,将模板拆除后完成置换,后期对置换墙面、承重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做装饰处理。
在置换墙体过程中,对于构造出来的梁按墙梁中的梁计算,其中梁的变形应满足:
对于两侧的柱子按受轴心受压构件处理,承载力需要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8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与显示卡组件
- 下一篇: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