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度不达标剪力墙加固支撑置换混凝土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8221.8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5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望喜;蔡向东;叶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8;E04G11/08;E04G21/02;E04G21/12;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达标 剪力 加固 支撑 置换 混凝土 新方法 | ||
1.本发明是一种强度不达标剪力墙加固支撑置换混凝土的新方法,其步骤:
(1)首先对待置换的墙体的上部分选取一定高度h(墙厚b的3倍)的墙,选用两块合适的钢板1(尺寸:L×h×t1),并对钢板相应的位置开孔,后用建筑结构胶将其与剪力墙2两侧表面混凝土紧密粘接,粘接完成后使用摩擦型螺栓3连接,达到增强刚度和强度的目的,形成承重梁4。
(2)建筑结构胶完全固化后,在待置换的墙体的两端边界拆除长为2b+200mm的墙体,高度至承重梁4的梁底,并上下端预留一定长度的原钢筋;在拆除墙体底部用混凝土浇筑两个个尺寸为(2b+200)×(2b+200)×50mm(长×宽×高)的承台5。
(3)待承台5凝固后,将箱型钢管6(尺寸:2b×2b×t2)用普通螺栓7固定到承台5,在上端用两个U型钢板8分别在承重梁4左右两边采用螺栓与上层楼板、箱型钢管6和承重梁4连接,使其形成整体。
(4)在两个箱型钢管上部的楼板上,剪力墙左右两侧各打上一个100mm边长的方形孔9,一个用于细石混凝土浇筑,一个用于排气,随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待拆除剪力墙两侧形成承重钢管混凝土柱10。
(5)待承重柱混凝土投入工作,除预留钢筋部位的墙体使用水切割大面积拆除,随后对上下预留钢筋部位的局部混凝土采用机械破碎,以避免预留钢筋破坏严重,新钢筋12与原钢筋11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2la。
(6)制作墙体的浇筑模板13,在上层楼板一侧每间距1.5m设置一个100mm×100mm浇筑孔14,用于细石混凝土的浇筑。另一侧模板不封死,用于浇筑时排气。
(7)待混凝土投入工作,将模板拆除后完成置换,后期对置换墙面、承重梁和钢管混凝土柱装饰处理。
在置换墙体过程中,对于构造出来的梁按墙梁中的梁计算,其中梁的变形应满足:
对于两侧的柱子按受轴心受压构件处理,承载力的需要满足:
fSC=(1.212+Bθ+Cθ2)fc (3)
式中:f—承重梁4跨中最大位移,按照简支梁计算;F—承重梁4上部所承受荷载;L—承重梁4的长度;Ec—承重梁4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c—承重梁4中混凝土的惯性矩;Es—承重梁4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s—承重梁4中混凝土的惯性矩;fu—承重梁4跨中允许的最大位移,按照规范取值为L/400;N0—钢管混凝土柱10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钢管混凝土柱10的轴心受压稳定系数,取值0.9;ASC—钢管混凝土柱10的截面面积,等于钢管和管内混凝土面积之和;fSC—钢管混凝土柱10的抗压强度设计值;As、Ac—钢管、管内混凝土的截面面积;αsc—钢管混凝土柱10的含钢率;θ—钢管混凝土柱10的套箍系数;fs—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B、C—截面形状对套箍效应的影响系数,取值Nu—钢管混凝土柱10的轴心受压计算值,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不达标剪力墙加固支撑置换混凝土的新方法,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解决了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类问题导致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剪力墙,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而且充分考虑在墙体置换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类局部构件失稳,对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同时,避免了建筑的整体安全性缺失。同时通过对施工的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的流程,缩短了置换的工期,增强了经济的适用性。不仅如此,在该施工过程中,不存在复杂的施工的工艺,简单便捷,进一步缩短施工工期。改良后的置换方案,安全可靠,施工便捷,工期简短,经济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82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与显示卡组件
- 下一篇: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