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面检测组件、驱动桥壳体总成及商用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5687.2 | 申请日: | 202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益雄;李望;闵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04 | 分类号: | G01F23/04;B60B35/16 |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沈莉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组件 驱动 壳体 总成 商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面检测组件、驱动桥壳体总成及商用车,涉及商用车设计技术领域,油面检测组件包括:橡胶塞,用于密封插设至桥壳本体的透气孔,所述橡胶塞中部中空;防尘盖,其可拆卸密封设置于橡胶塞的顶端;油量标尺,其穿过橡胶塞的中空处且两端向外伸出,一端垂直固定于防尘盖内壁,另一端用于浸入桥壳本体的润滑油中;所述油量标尺上设置最佳油面刻度线。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安装上述油面检测组件的驱动桥壳体总成,以及一种安装驱动桥壳体总成的商用车。本申请的油面检测组件、驱动桥壳体总成及商用车,减少商用车驱动桥润滑油的渗漏风险,提高驱动桥润滑油油量检查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商用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面检测组件、驱动桥壳体总成及商用车。
背景技术
商用车的驱动桥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其主要作用之一,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由变速器传递来的扭矩,同时将扭矩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或前、后车桥),并使左、右驱动车轮(或前、后车桥)具有商用车行驶运动学所要求的差速功能。为保证驱动桥内上述扭矩传递零部件的可靠性,必须在驱动桥桥壳内部存储适量的齿轮润滑油。通过驱动桥台架试验测试结果可知,商用车驱动桥桥壳内的润滑油存有量必须适中,存量过多会引起驱动桥传动效率降低、桥总成内温升升高等问题,存量过少会引起传动零部件润滑不足,传动磨损,可靠性降低等问题。
相关技术中,商用车驱动桥产品在完成设计开发后,通常会进行油量试验,测试出最适中的加油量容量值并固化,作为该款驱动桥后续维护保养的推荐值;同时,在驱动桥桥壳后盖上开设一个观察润滑油量的螺钉孔(见图1)。螺钉孔通过加油孔塞进行密封,该螺钉孔的设计原则为,驱动桥按照推荐容量值定量注入润滑油,并在桥壳内各处液面稳定平齐后,该螺钉孔的下边缘能有少量润滑油流出。当润滑油量加注过多时,可以通过该螺钉孔释放多余的油量;当润滑油量加注不足时,该螺钉孔处则无润滑油流出,此时需要向桥壳内进行适量补充。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驱动桥在使用过程中油液一直保持在最佳的加油量推荐值附近,进而保证驱动桥内传动零部件的润滑及可靠性。
但是,该技术方案存以下缺陷:
①存在漏油风险;具体地,由于该观察螺纹孔是通过螺塞进行密封,或是增加铜垫圈进行端面挤压密封,但由于此螺塞经常会被重复拆装,很容易出现密封不严导致的润滑油渗漏,这种渗漏现象在商用车驱动桥上非常普遍。
②存在润滑油加注过量或不足;具体地,车辆在主机厂出厂下线时,驱动桥是按照推荐值定量加注,可以很好的保证润滑油的油量。但车辆在进入用户使用环节、进行售后和维护保养时,用户很少会完全按照使用手册执行,无法做到按推荐值定量加注润滑油。这主要是因为润滑油在桥壳内达到液面平衡,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尤其是在低温环境的天气地区,润滑油的流动性较差,等待时间会更长),会影响用户的保养时间成本,导致用户大多是按照经验去加注。
③检查润滑油油量的便利性较差;具体地,驱动桥润滑油的渗漏风险点较多,但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并未按照规定的间隔里程,通过拆卸观察螺纹孔螺塞的方式,定期进行驱动桥润滑油的液面检查。这是因为驱动桥的离地间隙较低,通常都需要在车底进行,而拆卸也需要专门的工具,不便于用户实际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面检测组件、驱动桥壳体总成及商用车,减少商用车驱动桥润滑油的渗漏风险,提高驱动桥润滑油油量检查的便利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面检测组件,包括:
橡胶塞,用于密封插设至桥壳本体的透气孔,所述橡胶塞中部中空;防尘盖,其可拆卸密封设置于橡胶塞的顶端;油量标尺,其穿过橡胶塞的中空处且两端向外伸出,一端垂直固定于防尘盖内壁,另一端用于浸入桥壳本体的润滑油中;所述油量标尺上设置最佳油面刻度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油量标尺还设置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所述最佳油面刻度线位于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的正中间;所述第一刻度线用于显示油量过量,所述第二刻度线用于显示油量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5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