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空间地下室双墙连接通道的综合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1280.2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9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双;张浩天;孔令杰;陈兆宇;刘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地下室 连接 通道 综合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空间地下室双墙连接通道的综合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施工外环防水凸槽(1)及外环止水带;步骤2:施工内环防水凸槽(2)及内环止水带;步骤3:在连接通道(30)内砌筑芯墙(40),芯墙的内壁贴合隔断板(14),并在芯墙的外立面抹灰;步骤4:施工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20)的防水卷材(13);步骤5:支设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单边模板(50);步骤6:浇筑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本发明采用环中环防水体系、双墙间设置逆作法芯墙、地下室外墙单边成品装配式模板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小空间地下室双墙连接通道施工质量差、施工操作难度大、施工工期时间长等技术问题,提高了工程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小空间地下室双墙连接通道的综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的扩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建筑应运而生,超高层建筑已普及于各线城市当中。在实际施工中,新建建筑物地下室需要通过通道与既有建筑物地下室之间连接形成整体,连接通道部位易成为防水渗漏隐患的薄弱点,且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与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施工空间狭小,其结构净距小于等于500mm,无法满足结构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施工对空间的需求,且封闭式的施工空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施工工期消耗时间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空间地下室双墙连接通道的综合施工方法,采用环中环防水体系、双墙间设置逆作法芯墙、地下室外墙单边成品装配式模板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小空间地下室双墙连接通道施工质量差、施工操作难度大、施工工期时间长等技术问题,提高了工程效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空间地下室双墙连接通道的综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外环防水凸槽及外环止水带;
步骤2:施工内环防水凸槽及内环止水带;
步骤3:在连接通道内砌筑芯墙,芯墙的内壁贴合隔断板,并在芯墙的外立面抹灰;
步骤4:施工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卷材;
步骤5:支设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单边模板;
步骤6:浇筑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
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1.1:凿毛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面层用于后浇筑外环防水凸槽,外环防水凸槽的外端与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外墙和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外端齐平,外环防水凸槽的内端与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外墙和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之间形成坡口;
步骤1.2:安装止水带钢筋,止水带钢筋植筋至外环防水凸槽内;
步骤1.3:安装外侧止水带,外侧止水带位于外环防水凸槽的外端;
步骤1.4:通过止水带钢筋安装外环中部止水带,外环中部止水带位于外环防水凸槽(1)的中部;
步骤1.5:沿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外立面浇筑外环防水凸槽。
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2.1:凿毛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面层用于后浇筑内环防水凸槽,内环防水凸槽位于连接通道内,且内环防水凸槽的内端与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外墙和新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之间形成坡口;
步骤2.2:安装止水带钢筋,止水带钢筋植筋至内环防水凸槽内;
步骤2.3:通过止水带钢筋安装内环中部止水带,内环中部止水带位于内环防水凸槽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导向通信电缆
- 下一篇:一种中药恒温熏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