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1252.0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威;应放;宁江;梁云杰;蒋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国软利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20 | 分类号: | H01Q13/20;H01Q1/06;H01Q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张庆娟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导向 通信 电缆 | ||
1.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内导体,每个内导体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多个内导体绞合形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部设置有外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外部绕包有高温带,所述高温带的外部包裹有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为梭形,所述梭形两端均设置有发光线,所述发光线与缆芯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1)内导体的制备:将铜单丝合并成股,绞制成内导体;
(2)绝缘层的制备:将绝缘材料推挤,包覆于内导体的外部,形成绝缘层,得到导体A;
(3)外导体的制备:将多个导体A并合成股,形成缆芯;在其外部编织外导体,绕包高温带,得到导体B;
(4)外护套的制备:在导体B的左右两侧放置发光线,外部包覆外护材料,压塑,形成梭形的外护套,得到电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绞合节距为铜单丝直径的14~16倍,每股铜单丝的根数为7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每股导体A的根数为4~7根;编织角度45~65°,编织密度为80~93%;绕包重叠率为20~3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单丝的直径为0.28mm;所述绝缘层的外径为2.95~3.0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为3.40~3.50mm;所述高温带的外径为3.55~3.75mm;所述外护套的厚度为0.5~0.7mm,外径为4.75~4.9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线由内至外包括以下结构:包括导体、发光层、防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聚乙烯、玻璃微球的共混物;所述导体为铝单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导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得:
a.在氮气氛围中,取无水四氢呋喃,加入4-(二苯胺基)苯甲醛,降温至-78~-75℃,加入仲丁基锂,搅拌反应120~150min;加入硼酸三甲酯、无水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恢复至室温,反应360~400min;加入浓盐酸、冰水的混合溶液,分液,取有机相洗涤,干燥,重结晶,得到产物A;
b.取稀盐酸,加入邻苯二胺,加入草酸的稀盐酸溶液,加热回流反应120~150min;减压过滤,洗涤,干燥;
加入亚硫酰氯、1,2-二氯乙烷,搅拌混合,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回流反应120~150min,重结晶,得到产物B;
c.在氮气氛围中,将四(三苯基膦)钯、磷酸钾、产物A、产物B、甲苯搅拌混合,升温至100~110℃,反应12.0~12.5h,重结晶,得到产物C;
d.取产物C、1,10-邻二氮杂菲-5,6-二酮、乙酸铵混合,加入乙酸溶液,在氮气氛围中,充分搅拌,升温至110~120℃,回流反应8.0~8.5h;冷却,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抽滤,取固体洗涤,干燥,提纯,得到产物D;
e.将产物D、碘甲烷、氢化钠混合,加入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在氮气氛围中,充分搅拌,反应8~9h;萃取,取有机相用干燥,减压浓缩,提纯,得到产物E;
f.在氮气氛围中,将产物E、四氟硼酸化亚铁混合,加入二氯甲烷、甲醇的混合溶剂,50~60℃搅拌48h;冷却,旋蒸干燥,提纯,得到产物F;
g.将产物F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四丁基四氟硼酸铵,导体作为工作电极,在氮气氛围中,进行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聚合;二氯甲烷溶液冲洗,得到发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国软利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国软利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2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