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螺旋采集的自旋回波MR成像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75583.2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9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M·富德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565 | 分类号: | G01R33/56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孟杰雄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螺旋 采集 自旋 回波 mr 成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被定位在MR设备(1)的检查体积中的对象(10)进行MR成像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具有靠近强局部主磁场不均匀性的降低水平的振铃伪影的螺旋MR成像。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使所述对象(10)经受成像序列来生成自旋回波,所述成像序列包括跟随有RF重聚焦脉冲(32)的RF激励脉冲(31),其中,在所述RF重聚焦脉冲(32)之后施加经调制的读出磁场梯度(34),‑通过沿着k空间中的螺旋轨迹记录所述自旋回波来采集MR信号数据,其中,定义所述螺旋轨迹的所述读出磁场梯度(34)的波形在自旋回波中心(33)之前开始,并且‑根据所采集的MR信号数据来重建MR图像。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MR设备(1)和一种用于MR设备(1)的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MR)成像的领域。其涉及一种对对象进行MR成像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MR设备并且涉及要在MR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利用磁场与核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形成二维或三维图像的图像形成MR方法现今被广泛地使用,特别是在医学诊断领域中,因为对于软组织的成像而言,它们在许多方面优于其他成像方法,不需要电离辐射并且通常是无创的。
根据一般MR方法,对象(例如,要检查的患者的身体)被布置在强的均匀磁场中,同时所述磁场的方向定义测量所基于的坐标系的轴(通常为z轴)。磁场根据磁场强度产生针对个体核自旋的不同能级,能够通过施加限定频率(所谓的拉莫尔频率或MR频率)的电磁交变场(RF场)来激励(自旋共振)所述个体核自旋。从宏观视角来看,个体核自旋的分布产生总体磁化,所述总体磁化能够通过施加适当频率的电磁脉冲(RF脉冲)而偏离平衡状态,使得所述磁化执行围绕z轴的进动运动。所述进动运动描述锥体的表面,所述锥体的孔径角被称为翻转角。翻转角的幅度取决于所施加的电磁脉冲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在所谓的90°脉冲的情况下,自旋从z轴偏转到横向平面(翻转角90°)。
在RF脉冲终止之后,磁化弛豫回到原始平衡状态,其中,以第一时间常数T1(自旋晶格或纵向弛豫时间)再次建立z方向上的磁化,并且垂直于z方向的方向上的磁化以第二时间常数T2(自旋-自旋或横向弛豫时间)弛豫。能够以在垂直于z轴的方向上测量磁化的变化的方式借助于接收RF线圈来检测磁化的变化,所述接收RF线圈在MR设备的检查体积内布置和取向。在施加例如90°脉冲之后,横向磁化的衰减伴随(由局部磁场不均匀性诱发的)核自旋从具有相同相位的有序状态到所有相位角均匀分布(失相)的状态的转变。所述失相能够例如借助于重聚焦脉冲(例如180°脉冲)进行补偿。这在接收线圈中产生回波信号(自旋回波)。
为了实现身体中的空间分辨率,沿着三个主轴延伸的磁场梯度被叠加在均匀磁场上,从而产生自旋共振频率的线性空间相关性。然后,在接收线圈中拾取的信号包含能够与身体中的不同位置相关联的不同频率的分量。经由接收线圈获得的信号数据对应于空间频率域并且被称为k空间数据。k空间数据的集合借助于图像重建算法转换为MR图像。
螺旋成像是一种快速MR成像技术,其受益于有效的k空间覆盖和对运动和流动伪影的低敏感性。螺旋k空间轨迹允许k空间的有效且时间上灵活的采样,因为需要更短的路径来覆盖期望的k空间区域,并且信号采集可以在k空间的中心开始。然而,螺旋成像技术容易受到主磁场B0的幅度的不均匀性的影响,其引起模糊并降低图像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75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