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锁定元件上具有双作用式致动缸的驻车锁致动系统及致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43249.9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格雷布;拉斯洛·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F16H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逸峰;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元件 具有 作用 式致动缸 驻车锁致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驻车锁致动系统(1),该驻车锁致动系统包括:致动元件(2),该致动元件联接至或可以联接至驻车锁(3),并且该致动元件可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驻车锁(3)被启用,在解锁位置,驻车锁(3)未启用;以及锁定元件(4),该锁定元件设计成将致动元件(2)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该致动元件的解锁位置,其中,致动元件(2)和锁定元件(4)各自操作性地连接至相应的液压致动缸(5,10),并且两个液压致动缸(5,10)通过压力室(27a,27b)连接至共用的液压流体供应管线(9),并且经由第一阀(13)联接至泵(11)。锁定元件(4)的致动缸(5)还具有解锁压力室(8),该解锁压力室反作用于致动缸压力室(27a)并且可以经由第二阀(15)联接至泵(1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对所述驻车锁致动系统(1)进行致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优选地用于混合动力机动车辆或纯电动机动车辆的驻车锁致动系统,该驻车锁致动系统包括: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能够联接至或联接至驻车锁,该致动元件可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位,在锁定位置,驻车锁被启用/机动车辆的输出部件被锁定以防止旋转,在解锁位置,驻车锁未启用/机动车辆的输出部件的旋转被释放;以及包括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设计成用于将致动元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固定/保持在该致动元件的解锁位置。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所述驻车锁致动系统进行致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所讨论类型的驻车锁致动系统已经从现有技术中知晓。例如,DE 102017 102804A1公开了一种用于致动驻车锁的装置及方法。
在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的这些设计中,已经发现驻车锁致动系统原则上确实确保了驻车锁自动接合,但是在机动车辆的运输状态下不能确保驻车锁自动接合,在机动车辆的运输状态下,车载网络关闭或充电不足或内燃发动机关闭,并且驻车锁保持接合。所谓的跛行回家功能也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锁致动系统,该驻车锁致动系统独立于机动车辆的车载网络的充电状态并且独立于液压系统的状态而用简单的方式实现机动车辆的运输和跛行回家功能。
根据本发明,这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将致动元件和锁定元件各自操作性地连接至液压致动缸,其中,两个液压致动缸在压力室的一侧连接至共用的液压流体供应管线,并且经由第一阀联接至泵,并且其中,锁定元件的致动缸还具有解锁压力室,该解锁压力室反作用于锁定元件的压力室并且可以经由第二阀连接至泵。
通过锁定元件上的这种双作用式致动缸,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实现机动车辆的运输状态和跛行回家功能,同时在液压供应被减压时使驻车锁可靠地解锁/不启用。因此,驻车锁致动系统的所有其他操作状态也可以容易地致动。
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并且在下面更详细地说明。
因此,如果第一阀操作性地插入在一方面泵的出口与另一方面液压流体供应管线之间,并且第一阀设计成使得第一阀在其第一位置(优选地设计为弹性支承的静止位置)使液压流体供应管线减压/将液压流体供应管线连接至罐,同时另外连接至第二阀的管线部段连接至泵出口,并且第一阀在其第二位置将泵出口连接至液压流体供应管线,而另外连接至第二阀的管线部段与泵出口分开,则也证明是有利的。因此,驻车锁致动系统的各个操作状态可以容易地致动。第一阀更优选地实现为4/2通阀,以保持驻车锁致动系统的结构尽可能简单。
此外,如果第二阀设计成使得第二阀在其第一位置将泵侧的管线部段连接至解锁压力室,并且在其第二位置使解锁压力室减压/将解锁压力室连接至罐,则是有利的。这导致锁定元件与液压侧的可有效致动的联接。第二阀更优选地实现为5/2通阀,以保持驻车锁致动系统的结构尽可能简单。
如果第二阀设计并连接成使得当第二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泵侧的管线部段连接至液压致动单元,优选地连接至离合器致动单元,则也是有利的。因此用于对机动车辆的若干部件进行供给的可能最紧凑的系统被设计成有效地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43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