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及具备其的吸收性物品有效
| 申请号: | 202180016969.6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5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衣笠由彦;菅原拓也;凑崎真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F13/514 | 分类号: | A61F13/514;A61F13/51;A61F13/511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无纺布 具备 | ||
本发明是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由热风无纺布构成,该热风无纺布包含热塑性纤维,具有多个由该纤维彼此的交点热融合而成的热融合部(P)。这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包含熔融纤维(F1),该熔融纤维(F1)具有通过热塑性纤维的熔融固化而丧失纤维形态的熔融痕迹部(T)。在熔融纤维(F1)中,熔融痕迹部(T)形成于热融合部(P)以外的部分。对上述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至少一面,以200倍的倍率观察500μm×400μm的5处观察区域,将各观察区域内存在的具有熔融痕迹部(T)的熔融纤维设为观察熔融纤维(F1)时,该观察熔融纤维的(F1)的合计根数为5根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及具备其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构成抛弃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中使用无纺布。基于柔软及质感等肌肤触感、保液性等观点,关于吸收性物品所使用的无纺布的构成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本申请人之前提出有一种无纺布,其是具有第1层、及密度比该第1层低的第2层的热风无纺布,且第1层中所包含的纤维的横截面扁平,该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大致沿无纺布的平面方向取向(专利文献1)。这种无纺布中,将第1层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及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以及压缩特性的线性LC及弯曲刚性规定在特定范围内。
另外,作为用于除吸收性物品以外的无纺布产品的无纺布,专利文献2记载有如下无纺布:包含聚乙烯纤维及纤维素系纤维,利用KES压缩试验获得的WC值为0.50gf·cm/cm2以上。记载有这种无纺布在构成纤维中所包含的纤维彼此接触的部位仅具有非固定部分。
另外,作为被加工成接触肌肤的面的纤维前端不起毛的无纺布,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一种以如下方法制造的无纺布:适当地使用热风方式等周知的方法,利用辊对与肌肤接触的面施加压力。记载有优选该辊过热而为120~130℃,另一方面,若为130℃以上,则热熔融效果大,纤维彼此的粘接范围变广,水分的透过性效果受损。
进而,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为使粘扣带对外表面底层片材的扣合力提升,利用在滚筒搬运过程中送入加热空气而使纤维彼此在130.5~135℃热融合的热风法进行制造,且将对扣合区域进行起毛处理后的无纺布用于外表面底层片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3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901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65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6/1350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有热风无纺布,该热风无纺布包含热塑性纤维,且具有多个由该纤维彼此的交点热融合而成的热融合部。
本发明的无纺布优选为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
本发明的无纺布优选包含熔融纤维,该熔融纤维具有通过上述热塑性纤维的熔融固化而丧失纤维形态的熔融痕迹部。
上述熔融痕迹部优选形成于上述热融合部以外的部分。
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至少一面,以200倍的倍率观察500μm×400μm的5处观察区域,将各观察区域内存在的具有上述熔融痕迹部的上述熔融纤维设为观察熔融纤维时,优选该观察熔融纤维的合计根数为5根以上。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根据申请专利范围及以下说明而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一面所得的观察图像的一例。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熔融痕迹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是相当于图1的上述观察图像的另一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16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