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及具备其的吸收性物品有效
| 申请号: | 202180016969.6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5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衣笠由彦;菅原拓也;凑崎真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F13/514 | 分类号: | A61F13/514;A61F13/51;A61F13/511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无纺布 具备 | ||
1.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由热风无纺布构成,该热风无纺布包含热塑性纤维,且具有多个由该纤维彼此的交点热融合而成的热融合部,
该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包含熔融纤维,该熔融纤维具有通过所述热塑性纤维的熔融固化而丧失纤维形态的熔融痕迹部,
在所述熔融纤维中,所述熔融痕迹部形成于所述热融合部以外的部分,
对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至少一面,以200倍的倍率观察500μm×400μm的5处观察区域,将各观察区域内存在的具有所述熔融痕迹部的所述熔融纤维设为观察熔融纤维时,该观察熔融纤维的合计根数为5根以上,
在将所述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两面设为第1面及第2面时,在这些第1面及第2面各自存在所述熔融纤维,
第1面中所述观察熔融纤维的合计根数为第2面的1.5倍以上且10倍以下,
所述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由利用热风法获得的单层无纺布构成,热风处理时热风吹送面为第1面,非吹送面为第2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观察熔融纤维的合计根数为5根以上且100根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观察熔融纤维的合计根数为10根以上且50根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熔融痕迹部的与所述熔融纤维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轮廓具有直线部分及曲线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直线部分朝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外方侧,所述曲线部分朝向该厚度方向的内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第1面中所述观察熔融纤维的合计根数为第2面的2倍以上且5倍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第2面中所述观察熔融纤维的合计根数为1根以上且50根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20μ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5μ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由纤维径为20μm以下的构成纤维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热塑性纤维包含聚乙烯作为构成树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热塑性纤维至少在表面包含聚乙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热塑性纤维由聚乙烯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作为所述热塑性纤维,包含芯鞘型复合纤维,所述芯鞘型复合纤维具备包含芯部及鞘部的芯鞘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芯部的树脂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述鞘部的树脂成分为聚乙烯。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包含除所述热塑性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该其他纤维为纤维素系纤维或天然纤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纤维素系纤维为选自人造丝及天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169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