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器一体型绝缘电路基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8264.X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大桥东洋;坂庭庆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3/36 | 分类号: | H01L23/36;H01L23/12;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辛雪花;周艳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体型 绝缘 路基 | ||
该散热器一体型绝缘电路基板具备:散热器(20),具备顶板部(21)和散热鳍片(22);绝缘树脂层(12),形成于该散热器(20)的顶板部(21);及电路层(13),配设于绝缘树脂层(12)的与散热器(20)相反的一侧的面且由金属片构成,当将散热器(20)的顶板部(21)的最大长度设为L、将散热器(20)的顶板部(21)的翘曲量设为Z、将散热器(20)的顶板部(21)的接合面侧呈凸状的变形设为正的翘曲量、将散热器(20)的曲率定义为C=|(8×Z)/L2|时,绝缘树脂层(12)的剥离强度P(N/cm)与从25℃加热至300℃时的散热器(20)的最大曲率Cmax(1/m)之比P/Cmax为P/Cmax>60。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一体型绝缘电路基板,其具备:散热器,具备散热鳍片;绝缘树脂层,形成于该散热器的顶板部;及电路层,形成于该绝缘树脂层的一面。
本申请基于2020年3月13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20-044215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功率模块、LED模块及热电模块为如下结构:在绝缘层的一面形成由导电材料组成的电路层的绝缘电路基板上,接合有功率半导体元件、LED元件及热电元件。另外,作为绝缘层,提出有使用陶瓷而成的层或使用绝缘树脂而成的层。
作为具备绝缘树脂层的绝缘电路基板,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将具备散热鳍片的散热器与电路层通过绝缘树脂片加以绝缘的散热鳍片一体型绝缘电路基板。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热产生部件的至少一面通过导热性绝缘粘接膜来粘接散热基底基板而成的复合部件。在该专利文献2中,为了抑制因应力而在导热性绝缘粘接膜产生裂纹,规定剪切粘接力与热应力的关系及断裂伸长率与热应变的关系,其中,该应力由伴随温度变化的散热部件及热产生部件的膨胀或伸缩产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047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041111号公报
然而,在具备散热鳍片的散热器的顶板部形成有绝缘树脂层且在该绝缘树脂层上形成有电路层的散热器一体型绝缘电路基板中,有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翘曲。尤其,在具备散热鳍片的散热器中,形成有散热鳍片的部位与未形成有散热鳍片的部位的厚度不同,因此有容易产生翘曲的倾向。
在散热器一体型绝缘电路基板中产生翘曲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电路层的端部从绝缘树脂层剥离或者该剥离发展到绝缘树脂层的内部。
在此,在专利文献2中,对面内的应力和应变进行了评价,但对于正交于面的方向的应力未加以考虑。因此,未应对电路层的剥离或绝缘树脂层的内部剥离。
发明内容
该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翘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路层与绝缘树脂层的剥离或者绝缘树脂层的内部剥离的产生,并且可靠性优异的散热器一体型绝缘电路基板。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散热器一体型绝缘电路基板的特征在于,具备:散热器,具备顶板部与散热鳍片;绝缘树脂层,形成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顶板部;及电路层,以电路图案状配设于所述绝缘树脂层的与所述散热器相反的一侧的面且由金属片构成,当将所述散热器的所述顶板部的最大长度设为L、将所述散热器的所述顶板部的翘曲量设为Z、将所述散热器的所述顶板部的与所述绝缘树脂层的接合面侧呈凸状的变形设为正的翘曲量、将所述散热器的曲率定义为C=|(8×Z)/L2|时,所述绝缘树脂层的剥离强度P(N/cm)与从25℃加热至300℃时的所述散热器的最大曲率Cmax(1/m)之比P/Cmax为P/Cmax>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8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