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中继的连接建立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04705.9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那森·艾德华·泰尼;吉拉姆·色比尔;王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6/14 | 分类号: | H04W76/14;H04W8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白华胜 |
| 地址: | 新加坡新加坡城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设备 中继 连接 建立 | ||
1.一种方法,包括:
由中继用户设备从第一远端用户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请求消息,其中该中继用户设备在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和第二远端用户设备之间提供中继服务;
向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从而与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建立第一协议层的第一连接;
向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通信请求消息,以响应于接收到该第一通信请求消息;
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响应消息,从而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建立该第一协议层的第二连接;
在该第二连接中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以及
在该第一连接中转发该至少一个传输到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利用第二协议层的第一配置来配置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以及
利用第二协议层的第二配置来配置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和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包使用该第一协议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该第一连接包括:
与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执行第一认证操作;以及
与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建立第一安全关系,并且向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一响应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该第二连接包括:
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执行第二认证操作;以及
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建立第二安全关系,并且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接收该第二响应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送该第一响应消息的步骤发生在该接收该第二响应消息的步骤之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执行该第一认证操作的步骤发生在该接收该第二响应消息的步骤之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请求消息寻址到广播地址,或寻址到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的地址。
9.一种方法,包括:
由第一远端用户设备向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请求消息,其中该中继用户设备在该第一远端用户设备和第二远端用户设备之间提供中继服务;
从该中继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响应消息,从而与该中继用户设备建立第一协议层的第一连接;
经由该中继用户设备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响应消息,其中该第二响应消息由经由该中继用户设备的该第一通信请求消息触发并且响应于该第一通信请求消息;以及
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建立该第一协议层的第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该第一连接包括:
与该中继用户设备执行第一认证操作;以及
与该中继用户设备建立第一安全关系,并且从该中继用户设备接收该第一响应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该第二连接包括:
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执行第二认证操作;以及
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建立第二安全关系,并且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接收该第二响应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该中继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协议层的配置;
应用该第二协议层的该配置;以及
根据该第二协议层的该配置与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请求消息寻址到广播地址,或寻址到该第二远端用户设备的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47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