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多连杆后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42701.5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7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康 |
主分类号: | B62K21/08 | 分类号: | B62K2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31517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连杆 减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滑板车多连杆后减震结构,包括后支架、两个第一后连杆、两个第二后连杆和后减震弹簧,两个第一后连杆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后连杆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后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后连杆连接轴、第二后连杆连接轴和第三后连杆连接轴,所述后减震弹簧上端与后支架相连接,下端与第三后连杆连接轴相连接,两个第二后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后连杆连接轴的两端相铰接,两个第二后连杆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四后连杆连接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连杆的后减震机构便于分散减震时的压力,使得受力点更为分散,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多连杆后减震结构,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绿色出行,为了满足用户的短距离出行需求,各种滑板车代步装置应运而生。滑板车由于速度适中,好学易操纵,有刹车装置,适合多年龄层的使用,特别在青少年中格外受到欢迎。滑板车在经过不平整路段时容易产生颠簸,影响安全行驶以及舒适度。因此需要在滑板车上设置减震装置,目前滑板车的后减震大多为在两个支撑件之间设置后减震弹簧,采用该种结构,减震时的弹力较为集中,泄力不充分,减震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滑板车多连杆后减震结构,分散后减震时的作用力,提高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滑板车多连杆后减震结构,包括后支架、两个第一后连杆、两个第二后连杆和后减震弹簧,两个第一后连杆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后连杆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后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后连杆连接轴、第二后连杆连接轴和第三后连杆连接轴,所述后减震弹簧上端与后支架相连接,下端与第三后连杆连接轴相连接,两个第二后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后连杆连接轴的两端相铰接,两个第二后连杆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四后连杆连接轴。
进一步地,上述滑板车多连杆后减震结构,其中:另设有两个后连接板,两个后连接板相对设置, 所述后支架固定连接于滑板车的踏板后端,所述第一后连杆连接轴铰接于踏板后端,两个后连接板的前端分别与第一后连杆连接轴的两端相连接,两个后连接板后端分别连接于后轮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后连板分别与第四后连杆连接轴的两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滑板车多连杆后减震结构,其中:所述后轮上设有主轴,主轴贯穿后轮,两个后连接板的后端与主轴的两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滑板车多连杆后减震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后连杆的截面呈三角结构,第一后连杆上对应三个角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分别对应第一后连杆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分别靠近踏板和后轮,所述第一后连杆连接轴的两端连接于两个第一后连杆的第一固定孔之间,所述第二后连杆连接轴的两端连接于两个第一后连杆的第二固定孔之间,所述第三后连杆连接轴的两端连接于两个第一后连杆的第三固定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连杆的后减震机构便于分散减震时的压力,使得受力点更为分散,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整体示意图;
图2是前减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去掉连杆示意图;
图4是图2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5是后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6时图5去掉后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下摇臂与万向阀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8是第一后连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康,未经王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42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除磷的缓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