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吸液式气泡纺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39519.4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4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依娜;刘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唐静芳 |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液式 气泡 纺丝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吸液式气泡纺丝装置,包括储液池;接收装置设置在储液池上方;圆盘式支架设置在储液池与接收装置之间;若干喷头组件呈放射状布置在圆盘式支架的圆周,每个喷头组件具有位于圆盘式支架上的内端和远离圆盘式支架的外端,每个喷头组件包括毛细管和集束装置,集束装置位于外端,毛细管位于内端与集束装置之间;吹气装置设置在圆盘式支架内与喷头组件的内端对接;驱动装置驱动圆盘式支架沿轴心连续转动;位于下方的喷头组件的毛细管与纺丝液接触以吸取纺丝液,位于上方的喷头组件朝向接收装置;吹气装置给位于上方的部分喷头组件供气。通过该种结构使喷头组件自吸液,避免堵塞,可连续纺丝,提高纺丝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吸液式气泡纺丝装置,属于气泡纺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具有其他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如比表面积高、尺寸小、纤维的连续性良好等。目前,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相继出现,有原纤化法、双组分复合法、静电纺丝技术等。其中静电纺丝是制备纳米纤维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静电纺丝针头易堵塞,多针头静电纺丝在高压下,针头易相互干扰。而气泡纺丝技术具有设备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广等优点,克服了传统静电纺丝针头易堵塞的缺点。但气泡纺丝装置一般通过向聚合物溶液内通入气体,以在聚合物溶液中形成气泡,再通过气泡破裂产生射流以形成纳米纤维膜,但由于气泡是在聚合物溶液内自由产生,导致气泡的尺寸不均匀,且形成位置不可控,以使生成的纤维分布不均匀,无法大批量生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避免喷头堵塞且纺丝效率高的纺丝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纺丝喷头堵塞且纺丝效率高的自吸液式气泡纺丝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吸液式气泡纺丝装置,包括:
储液池,内部盛放有纺丝液;
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液池上方;
圆盘式支架,设置在所述储液池与所述接收装置之间;
若干喷头组件,呈放射状布置在所述圆盘式支架的圆周上,每个所述喷头组件具有位于圆盘式支架上的内端和远离所述圆盘式支架的外端,每个所述喷头组件包括毛细管和集束装置,所述集束装置位于所述外端,所述毛细管位于所述内端与集束装置之间;
吹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圆盘式支架内,与所述喷头组件的内端对接;及
驱动装置,与所述圆盘式支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圆盘式支架沿其轴心连续转动;若干所述喷头组件中位于下方的部分所述喷头组件的毛细管与所述储液池内的纺丝液接触以吸取所述纺丝液,若干喷头组件中位于上方的部分所述喷头组件朝向所述接收装置;所述吹气装置给位于上方的朝向所述接收装置的部分所述喷头组件供气。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液式气泡纺丝装置还包括用以实现所述吹气装置与所述喷头组件连通或隔断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吹气机构和连接在所述吹气机构上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可沿其轴向转动,所述输气管包括与所述圆盘式支架同轴设置的总管和呈圆周排布在所述总管上的若干分管,若干所述分管与若干所述毛细管呈一对一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集束装置呈圆锥状,其锥角角度为60°~150°。
进一步地,绕所述圆盘式支架一周对应的所述喷头组件的数量为1~36个,相邻两个所述喷头组件间的间隔角度范围设置在10°~360°。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组件朝所述接收装置开始喷射射流至喷射结束所经过的弧形段的角度范围为30°~90°。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液式气泡纺丝装置还包括用以加速气泡破裂和稳定射流的气流发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39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容器生产用侧漏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驱桥的拓扑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