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引线接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34596.0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星;王校威;毛凯;张艳清;韩树春;周伟;于金鹏;刘坤;吴纪潭;王新文;梁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引线 接头 结构 | ||
1.一种电流引线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电流引线(10)、固定部件(20)、超导线材(30)和焊料;
所述电流引线(10)的第一端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的凹槽;
所述固定部件(20)为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U型板状结构,所述固定部件(20)倒扣在所述凹槽上,以形成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固定部件(20)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所述超导线材(30)的第一段为去除包裹层的超导裸线(31),第二段为未去除包裹层的超导母线(32),所述超导裸线(31)设置在所述管状结构内,所述超导母线(32)设置在所述管状结构外,所述超导裸线(31)的长度小于所述固定部件(20)的长度;
所述焊料铺设在所述管状结构内,且完全浸没所述超导裸线(31),通过加热并冷却所述焊料,使所述超导裸线(31)、所述电流引线(10)的第一端和所述焊料融为一体,以实现对所述超导线材(30)和所述电流引线(10)的焊接;
其中,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电流引线(10)的轴线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从所述电流引线(10)的第一端到所述电流引线(10)的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为所述电流引线(10)的径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凹槽沿所述电流引线(1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部件(20)的数量和所述超导线材(30)的数量均与所述凹槽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20)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U型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包括绝缘层(40),所述绝缘层(40)包裹在所述电流引线(10)的第二端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裸线(31)的长度范围为175~18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引线(10)为铜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为绝缘包裹层或金属包裹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345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AC源和DC源的不间断供电拓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