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件锻造用自动上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32473.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林飏;朱新勇;黄丹;朱新凯;刘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安德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27/00 | 分类号: | B21K27/00;B21J13/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张忠波;黄以琳 |
地址: | 365017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件 锻造 自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件锻造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上料斗;所述上料斗的侧壁开设有投料槽;所述投料槽的内部固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引导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固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有固定组件;通过引导斗的引导,以及转动转动盘,使得转动盘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引导斗偏转的结构设计,使得加料更加的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上料斗的高度较高,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劳动量增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件锻造用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件锻造指的是通过锻压机械,对金属配料施加压力,进而使其产生塑性形变,进而成型的方法。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在向上料斗内加入金属原料时,由于上料斗的高度大多较高,在向内部加料时,操作人员往往需要较大的幅度,在加料的过程中,会增加操作人员劳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金属件锻造用自动上料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向内部加料时,操作人员往往需要较大的幅度,在加料的过程中,会增加操作人员劳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金属件锻造用自动上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锻造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上料斗;所述上料斗的侧壁开设有投料槽;所述投料槽的内部固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引导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固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有固定组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上料斗的高度较高,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劳动量增加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包括固定杆与固定槽;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杆槽;所述杆槽与固定杆的形状大小呈相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槽开设在上料斗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对应固定杆的位置处;使得上料斗上料的过程中,更少的出现漏洒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引导斗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螺纹呈对称开设;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在滑动槽上呈对称设置;所述螺杆的端部固接有六边形旋块;所述投料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辅助转动块;所述辅助转动块设置在对应六边形旋块的位置处;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端部固接有刮板块;所述刮板块设置在对应引导斗的位置处;所述引导斗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刮板块与定位块之间固接有第三连接杆;使得刮板块在滑动的过程中,更少的出现倾斜的情况,从而使得刮板块更加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上料斗的内部铰接有投料斜板;所述投料斜板与上料斗的侧壁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投料斜板设置在上料斗远离引导斗的一侧;使得金属原料更加快速且方便的进入锻造机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料斗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弹簧与上料斗之间;所述上料斗的底部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出块;所述滑动腔的内部固接有第二气囊;所述推出块与滑动腔底部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一气囊之间固接连通有导气管;使得金属原料更加快速的进入锻造机的内部,同时可使得上料斗内部残留金属原料的可能性更小。
优选的,所述推出块的侧壁上固接有限位块;所述上料斗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呈相对应设置;使得推出块更加稳定的推出滑动腔。
优选的,所述投料斜板的侧壁上固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在投料斜板的侧壁上呈对称设置;所述引导板设置在投料斜板靠近上料斗内部的一侧;使得金属原料在上料的过程中,更少的出现漏洒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投料斜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导料槽,且呈线性阵列规律排列;使得金属原料更加方便的落入锻造机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安德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安德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32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辅助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电站制冷系统的优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