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使用液态金属脉动热管的大功率LED芯片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26706.1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4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潘中良;陈翎;陈倩;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29/52 | 分类号: | F21V29/5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液态 金属 脉动 热管 大功率 led 芯片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液态金属脉动热管的大功率LED芯片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LED芯片的接口、黏合层1、铝基板、黏合层2、液态金属脉动热管、控制单元、温度报警单元;其中,用于放置LED芯片的接口、黏合层1、铝基板、黏合层2和液态金属脉动热管依次连接;在用于放置LED芯片的接口、黏合层1、铝基板、黏合层2和液态金属脉动热管中的每个区域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温度报警单元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把LED芯片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发散出去,从而可以提高LED芯片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芯片的热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液态金属脉动热管的大功率LED芯片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由外加电压激发电子从而发射光线的电致发光的半导体器件。它的材料组成主要是III、V族化合物,例如磷化嫁、磷砷化嫁等。LED主要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组成,在P 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即P-N结。由于P型半导体缺少电子因而形成带正电的空穴,而N型半导体内部有多余的电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部电场,电场方向由P型区指向N型区。在热平衡状态下,N型区有许多迁移率很离的电子,而在P型区则存在很多具有较低迁移率的空穴。在半导体中的电子能够吸收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从而被激发。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向较低的能级跃迁,同时它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从而就产生了发射光子的这种发光现象。
LED发光的颜色由波长决定,这与形成P-N结的材料相关,主要有红、澄、蓝、绿、红外及紫外的LED。白光即可见光LED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屏幕显示、照明、交通信号灯、汽车照明等行业,例如,车用LED的应用范围包括车内显示面板、车内照明灯与装饰灯、车外的刹车灯和转向灯等。
LED作为一种光源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散热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大功率的 LED。这是由于LED的工作温度与它的工作寿命息息相关。LED是依靠电子在能带间的跃迁来产生光,而光谱不含红外成分,因此LED产生的热量不能靠辐射发出去。LED的发光效率一般达到10%至20%左右,而80%至90%的能量转变成了热量。LED器件的特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它的光性能的衰减,这主要体现在所发出光的波长的偏移而导致的光源颜色发生偏移。
对单个LED来说,若热量集中在尺寸很小的芯片内部却不能有效地散出,则会导致芯片温度的升高,热应力分布不均匀,使得芯片的失效率上升。当LED 器件的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其失效率将呈指数级攀升,使它的可靠性迅速下降。在LED的照明应用中光效、色温和寿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设计合理的散热方式是大功率LED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液态金属脉动热管的大功率LED芯片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使用液态金属脉动热管的大功率LED芯片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 LED芯片的接口、黏合层1、铝基板、黏合层2、液态金属脉动热管、控制单元、温度报警单元;其中,用于放置LED芯片的接口、黏合层1、铝基板、黏合层 2和液态金属脉动热管依次连接;在用于放置LED芯片的接口、黏合层1、铝基板、黏合层2和液态金属脉动热管中的每个区域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温度报警单元连接。
所述的黏合层1用于将LED芯片和铝基板黏合;其材质优选为Liqui-Bond SA导热胶;其厚度优选为0.1~0.2cm。
所述的铝基板用于增大LED芯片的散热面积;其厚度优选为0.2cm以上;更优选为0.2~0.5cm。
所述的黏合层2用于将铝基板和液态金属脉动热管黏合;其材质优选为 Liqui-Bond SA导热胶;其厚度优选为0.1~0.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26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柜子锁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混凝土泵车交流供电控制系统